為什么價格戰總離不開“竄貨”?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相信沒有哪一位經銷商在提及“價格戰”和“竄貨”的時候,不是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而幾十年如一日地屢禁不止而也早已經讓竄貨在市場中“深入人心”。那既然“竄貨”的弊端盡人皆知,談之無人不痛心疾首,如果背后沒有一條可以解釋的“利益鏈”,為何這一行業的“陋習”仍舊根深蒂固呢?

就用戶端而言,其實并不能分辨何為竄貨,何為正常渠道的來貨,只關心是否能夠在家中正常使用。甚至在能夠正常使用的大前提下,用戶并不在意設備的來源,只關心產品的價格和價值。“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和買方市場中,用戶并不擔心自己的設備在正常使用以后出現售后無人負責的情況,因為即便經銷商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合理善后,制造廠家為了聲譽也是不得不管的,所以就用戶端而言,產品來源并非重點,能否正常使用和價格的高下,才是其真正關心的。”提及此,上海某經銷商表示。

就設備供應端而言,由于廠家對于區域營銷人員,甚至是代理商的考核標準薄弱且單一,大多以銷量論成敗、訂返利。這便導致了部分區域營銷人員或代理商,為了提升業績鋌而走險,采用非正當的手段,尤其是在整體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下行,業績堪憂的情況之下,實現自身業績的最大化;而設備廠家內部對于對竄貨現象雖然也有很嚴格的管理和處罰制度,但大多也采取“民不舉官不究”的態度,這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竄貨的氣焰。
而在普通經銷商角來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同樣的品牌、同樣的產品,在當地市場可以拿到更為低廉的價格,那就意味著獲取了更為強大的競爭優勢,“何樂不為?”
浙江某經銷商強調道,“同區域的價格戰其實應該是有底線的,畢竟大家的提貨價一樣,最多也就是在返利政策上有所差異。但事實上,就市場表現來看,現在這樣的底線已經低到我們難以想象的程度了。就算一定程度的倒掛也情有可原,但如果低到一定程度,那只能是因為他們的提貨價本就比我們低,畢竟沒有利潤的生意是不會有人做的。那這樣的設備,勢必是從其他區域竄貨而來。”
- 下一篇: 再下一城,三菱重工進駐天津市格林豪泰酒店武清店
- 上一篇: 2022年銅價可能下跌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