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懸浮壓縮機能耗降40%,成本省一半!數據中心制冷又一千億級賽道雛形已現
2025年5月,丹佛斯磁懸浮壓縮機業務總裁 Rogerio Salhab Federici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隨著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東數西算” 工程持續推進以及 “雙碳” 戰略的深化落地,中國數據中心市場對高效制冷設備的需求呈現出強勁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24年丹佛斯旗下品牌Turbocor 在中國的數據中心相關業務收入增長了三倍,預計2025年增速仍將保持在50%左右。目前,中國市場的磁懸浮壓縮機銷量已占據丹佛斯全球業務的35%。
作為全球無油壓縮機領域的領軍企業與技術開拓者,丹佛斯旗下品牌 Turbocor 早在1995年就成功研發出全球首臺磁懸浮制冷劑壓縮機原型機。如今,這項前沿技術在中國數據中心建設及傳統設施改造項目中的廣泛應用,成為推動其業務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政策紅線倒逼!磁懸浮壓縮機讓數據中心能耗直降40%
政策層面,中國 “東數西算”工程與 “雙碳”目標對數據中心能效提出了嚴苛要求。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到2025年,新建數據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需低于1.3,京津冀、長三角等一線城市更是進一步要求低于1.25。而制冷系統作為數據中心的能耗 “大戶”,約占整體用電量的20%-40%,其中壓縮機的性能直接決定了系統效率。
技術對比上,傳統壓縮機受限于機械摩擦和潤滑油損耗等問題,能效提升空間十分有限。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磁懸浮壓縮機采用無油運行、磁軸承控制及智能變頻技術,能大幅減少摩擦損耗。據丹佛斯2024年技術白皮書數據顯示,其 TT 系列磁懸浮壓縮機可使制冷系統能效提升40%以上,維護成本降低50%。
市場需求的持續攀升主要是:一方面,中國數據中心規模不斷擴大,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發布的《數據中心綜合能耗及其靈活性預測報告》指出,到2030年,中國數據中心總用電量預計達5257.6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4.8%。另一方面,存量設備改造需求同樣不容小覷。Federici 指出,中國現存50萬至100萬臺使用超過20年的傳統壓縮機,尤其是在醫院、商業樓宇等高能耗場景中,替換需求極為旺盛。
此外,技術革新也在加速推進,業內人士透露,未來磁懸浮壓縮機或將深度集成液冷服務器機柜,實現 “算力 - 制冷” 毫秒級智能聯動。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國內磁懸浮壓縮機市場規模 2025 年將突破12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420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20%。全球市場方面,2030年規模或達150億美元,其中以中國為主的亞太地區將貢獻超60%的增量。
外資壟斷65%市場,國產品牌如何撕開突圍缺口?
中國磁懸浮壓縮機市場目前呈現出 “高端靠進口,中低端拼國產” 的二元結構。丹佛斯 Turbocor、艾默生谷輪、西門子三大外資品牌合計占據約65%的市場份額,其中丹佛斯憑借全系列無油技術,在200冷噸以上大功率機型市場占有率超50%。
本土企業則積極尋求突破,從中小型冷量段切入市場。格力電器2023年推出的磁懸浮離心機實現整機國產化,單價較外資同類產品低18%;漢鐘精機通過與西安交大聯合研發,將磁軸承壽命從4萬小時延長至6萬小時。但不容忽視的是,核心部件如高速永磁電機仍依賴瑞士ABB、日本電產等供應商,導致國產整機成本中外采占比高達40%。
不過,行業發展態勢向好。當前,磁懸浮壓縮機行業正通過規模化生產降低邊際成本,2024年國內磁懸浮壓縮機產量同比增長67%,規模效應使每冷噸成本下降12%。標準體系建設也在同步推進,中國已向ISO提交磁懸浮能效測試國際標準提案,有望在2026年成為全球技術規則制定者。機構預測,約在2027年,磁懸浮壓縮機成本曲線將與傳統壓縮機交叉,屆時市場需求將迎來爆發拐點。中信證券測算,2025-2030年中國磁懸浮壓縮機市場規模年復合增長率將維持在22%以上,千億級賽道已現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