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泵業市場收入排行榜發布
“卷”恐怕是過去的2024年大家提及相當高頻的一個詞,不僅僅是因為增量市場的發展趨緩,也是因巨大的存量市場,為了獲取市場份額而出的招數。
相比較2023年,2024年對于傳統行業而言,例如市政水務,建筑樓宇等遭遇較大挑戰,導致這一行業的泵市場出現下滑,包括二次供水較為明顯。但同時也看到在商業建筑領域,例如數據中心,隨著AI行業的快速發展,獲得很大的發展機遇,例如威樂水泵,便收獲一筆數億的巨額訂單。
而在石化化工行業,保持穩定增長,企業憑借卓越的產品和服務,獲得市場認可,如蘇爾壽,凱士比,嘉利特荏原等。
另外,表單上一部分企業的快速成長也反應了能源電力的需求旺盛,代表性企業如荏原淄博、凱士比、蘇爾壽、雙龍泵業等,而這一狀況在今年將會持續。
企業出海也是近年來,很多國內企業打開市場的另一條道路。像利歐在國際市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24.54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5.54%,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而整體泵業實現19.24%增長,中金環境也實現14.83%的海外增長,以及熊貓也獲得海外市場不錯的增長。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外資品牌通過建設國際化的工廠,也能實現出口業務。如威樂2024年出口預計增幅在40%~50%。再如蘇州蘇爾壽出口業務已占到其25%以上。
當然,在榜單中的一些企業,我們通過交流也發現,如荏原機械和安德里茨,企業通過穩健的發展策略,也能獲得個位數持續增長。
注:圖表中的銷售數據部分上市企業以報表為準,由于各家數據來源原因,與實際情況可能略有出入。
不過更多廠商這里不一一展開分析,也有不少廠商覺得2024年度市場競爭尤為激烈,特別是價格競爭白熱化,這對于沒有充分深耕本地化生產的外資企業會感到明顯的阻力,不過從市場反應來看,2024年,還是有不少泵廠新建工廠或升級智能化工廠,以應對中國市場不斷提升的需求,堅守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與有力支持。
2024年中國泵行業投資新/擴建一覽
1)上海凱泉二期改擴建項目
2024年初,總投資額2.82億元的上海凱泉泵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凱泉泵業”)二期改擴建項目啟動,該該項目由西廠區的綜合大樓、涂裝線車間,以及東廠區的四層廠房組成,2024年11月其綜合大樓已封頂,涂裝線車間進入設備安裝階段。
據了解,上海凱泉泵業二期綜合大樓共10層,建筑總面積約為1.9萬平方米。該大樓不僅將作為凱泉集團的核心辦公區域,還將承載起技術研發、產品測試及展示等多重功能,成為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
新大樓預計將于2025年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項目西廠區新建一個涂裝線車間,將采用具有顯著環保優勢的水性涂料,此外,東廠區的四層廠房建設將主要用于供水、供熱等智能產品系統的生產。
而位于凱泉“智慧園區”浙江工業園內的匯聚了物聯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倉儲管理系統——凱泉智能倉儲系統于2024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它重塑倉儲管理的傳統模式,推動倉儲作業自動化、信息化與智能化進程,實現作業效率與準確性的雙重突破。
2)凱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新工廠
2024年7月,凱士比上海化工工程泵新工廠落成投產。新工廠產能為年產2500臺的石油化工用泵,預計中期年產能會達到4000臺,將給上海凱士比帶來4.5億的新增收入。
據悉,該新工廠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是上海凱士比泵有限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綜合性投資項目,總投資1.1億元人民幣,計劃打造一座綠色、數字化全流程化工流程泵工廠。新工廠面積達8000平方米,專注于生產石油化工工程泵和標準泵產品,新工廠投入運營后,在滿負荷運轉下,產能將提升300%,該廠將成為凱士比集團在華實現本土化戰略的又一重要基地。
凱士比集團首席銷售官、上海凱士比泵董事會主席Ralf Kannefass先生強調了新工廠的投用對于集團戰略布局的意義,表示石化化工領域是凱士比上海未來發展的重點,同時看好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潛力與市場需求。他期待新工廠能夠在短期內實現數字化提升,成為行業內的標桿。截至目前,凱士比集團在中國已有5家工廠。
3)格蘭富常熟高端制造工廠
2024年3月21日,格蘭富常熟高端制造工廠正式開業,該新工廠面積近35000平方米,生產線嚴格遵循綠色低碳要求設計,致力達成工業4.0標準,實現最大程度的能源回收利用。作為格蘭富在全球最具可持續性且最節能的工廠之一,常熟新工廠本身也是格蘭富綠色解決方案的受益者。格蘭富分布式泵解決方案和流量控制產品為工廠實現新型水配送,智能控制系統保證了廠區穩健高效的運行。
在節電節水方面,新工廠啟用光伏發電,覆蓋工廠約50%的用電需求;并建造全新廢水循環系統,顯著減少水的消耗與污染。通過對傳統產業的改造與提升,常熟高端制造廠的落成也寓意著格蘭富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重要一步,加速融入高質量發展格局。
4)大元泵業總部入駐新址
2024年6月,大元泵業總部入駐新址,新址坐落于溫嶺市鐵路新區新城大道以東中興大道以南。大元泵業通過5G信息技術、智能設備與自動化技術,打造“水泵智造,未來工廠”,以提升產品性能、質量及生產能力,完善民用水泵領域布局,應對未來市場競爭挑戰。新廠的建成將推動該公司按規劃實施年產700萬臺水泵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
大元泵業推動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在不斷加快技術創新的同時,對生產設備進行優化升級,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大力大展新質生產力,提升建設數智化應用場景,促進產業升級。
據悉,大元泵業新總部投資超10億元,總建筑面積216058㎡,總占地面積185畝,新工廠擁有行業領先的智能物流系統,27130個貨位,占地面積8500m2,占地空間比傳統倉儲減少86%。物流通過30臺AGV智能搬運機器人實現原材料和產成品的收發,網絡采用5G專網和AP提供支撐,全程數字化記錄進出庫數據,降低人員勞動強度,提高人員工作效率,讓廠區物流更智能。
5)普羅名特上海總部與研制基地項目
普羅名特在上海臨港新片區啟動的集團史上最大單筆投資項目,總投資額高達4700萬歐元。新建上??偛颗c研制基地項目,占地面積26畝,建筑面積36000平方米,預計2028年全面達產后,將實現年產值7.8億元人民幣,年納稅額5200萬元。
上海臨港基地未來將成為普羅名特全球第二大生產與研發中心,承擔全球約15%的產能。未來,基于上海與大連雙基地,普羅名特將面向中國乃至整個亞太市場,提供更高效、更本地化的產品與服務,支撐全球業務發展。
6)茵夢達全球高壓電機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
2024年5月,茵夢達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揭牌暨儀征工廠二期綠色智能工廠正式開工,標志著茵夢達在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領域將不斷優化產業鏈,智能制造工廠項目步入實質性建設階段。
而隨著全球市場對復雜工況下電機產品需求的日益增長,茵夢達決定進一步加大在中國的投入,打造除德國總部外高壓電機和減速電機產線最全的研發和制造基地。
2024年底,茵夢達全球電機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項目在天津市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京津智能制造谷正式全面開工,該項目總投資6億元,預計2025年底竣工,2026年初投入運營,全面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0億元。
新基地總投資約6億元,總面積約75400平方米,將新增面向海工裝備、水泵用電機、礦用電機等相關領域的三大類產品線,投產20兆瓦以上更大功率以及更高能效的高壓電機產品,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
7)WEG在如皋新建一座高壓電機廠
2024年底,WEG集團正式宣布了一項高達約6200萬美元的投資藍圖,旨在增強其位于中國如皋的制造基地的生產能力。這一戰略舉措旨在響應市場日益增長的需求,并進一步鞏固和擴大該公司在該地區的業務版圖。該項目包括到2026年建造一座新的高壓電機廠。
該投資項目將分階段落地,聚焦零部件精密制造與本地化高效組裝兩大關鍵環節,雙管齊下賦能產能提升。特別引人注目的是,一座占地30000平方米(約323000平方英尺)的高壓電動機專用制造新廠的建設,預計將于2026年正式投入運營,屆時將成為推動業務增長的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