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器市場困局:經銷商如何擺脫“僵尸機”窘境
顧久傳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01、食品的保質期
大家都知道,除了極少數例外,如高度白酒、普洱茶等,一般食品都有保質期。食品的保質期很重要,都會在包裝上明確顯示。消費者去購買食品,也會選購近期生產的,而不會去購買保質期快要到期的食品。如果食品到期了,還沒有賣掉,多數廠家,會回收。但也有些不法商販,他們更改包裝上的生產日期,蒙騙消費者。
那么,消費者買的,很可能是過了保質期的食品,甚至腐敗變質的食品,吃了以后,會有害人體健康。
02、凈水器的保質期
食品、藥品都有保質期,那么凈水器呢?凈水器同樣也有保質期,即貯存期,見下表。

這些標準,全都是輕工行業標準,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是行業內所有企業都必須遵守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也會按此標準進行檢驗,并對不符合標準的產品進行查處。
這些標準,幾乎涵蓋了所有各類凈水器。也就是說,凈水器的貯存期,基本上不超過1年或2年。在保質期內,凈水器是安全的、有效的、符合標準的;但如果超過了保質期,這個就很難說了。
03、為什么凈水器有保質期呢?
首先,組成凈水器的零部件有保質期。例如:
1. 反滲透膜和納濾膜,分干膜和濕膜,干膜的保質期一般為2~3年,而濕膜僅1~2年,超濾膜常用甘油保濕,時間長了甘油會變質;
2.活性炭,包括顆粒活性炭和炭棒濾芯,保質期也是2年。時間長了,會吸收空氣中的水份,長細菌甚至發霉;
3.塑料件,時間長了,會老化、發脆、變形。
甚至連凈水器中所使用的隔膜泵,也有專項標準(T/DZJN84-2022飲用水處理裝置用隔膜泵)規定,貯存期宜不超過1年。
其次,很多凈水器在出廠前要進行水壓檢漏試驗,如果在凈水器的容器、濾芯、管道管件或其他部件中有殘留水份,時間長了就會長細菌、霉菌等微生物,凈水器出水就會不合格。
所以,凈水器是必須有保質期的。超過保質期的凈水器,就如超過保質期的食品,是不允許隨意更換包裝和更改生產日期并冒充合格品向用戶出售的。用更換包裝和更改生產日期的欺騙手段,向消費者出售超過保質期的凈水器,是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的,對這種違法行為,必須予以立案查處。
04、都是給經銷商壓貨惹的禍
我們聽到過,有的肉類在冷庫中冰凍存放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再拿出來賣給消費者,被稱為“僵尸肉”。
貯存了多年、超過保質期的凈水器,也被稱為“僵尸機”。有些凈水器經銷商,倉庫中堆滿了很多“僵尸機”,不但占用了大量流動資金,而且還要租用倉庫,花費多多,苦不堪言。
這些凈水器為什么會成為“僵尸機”?很可能與生產廠家向經銷商大量壓貨有關。廠家為了搶占市場促進銷售,為了擴大生產增加利潤,不顧銷售地區的市場容量、消費水平和經銷商的銷售能力,拼命向經銷商壓貨,而且推出很多“優惠政策”,凡是進貨多的,在價格上會低很多,有返點,有贈送服務汽車,……,凡此種種,誘惑經銷商多進貨;而如果經銷商進貨少,不但享受不到價格上的優惠,而且會被“割韭菜”,被“末位淘汰”,取消經銷商資格,逐出經銷商隊伍。
經銷商進了很多貨,倉庫中囤滿了凈水器,但當地市場就這么大,品牌多競爭劇烈,導致凈水器賣不出去。有的經銷商把凈水器轉賣到其他地區進行低價竄貨,擾亂了銷售體系;有的放到網上進行低價傾銷,破壞了價格體系;有的在經銷商倉庫中積壓沉睡多年,最終成為了“僵尸機”;甚至有的經銷商更換包裝和生產日期,喬裝打扮了一番,這些“僵尸機”冒充新品和合格產品,重新返回市場,坑害消費者。
國家標準GB/T21097-2007《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使用年限和再生利用通則》,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提出,全國家用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根據該標準,庫存積壓(生產日期超過3年)的家用電器,只能算作“舊器具”,應返廠按照標準進行全面檢測,在檢測合格后,貼上“舊器具”專用標簽,在二手市場上進行流通。
凈水器生產商,應按市場需求進行生產,不盲目生產和擴產,不向經銷商壓貨;凈水器經銷商,應該輕資產、小庫存、不囤貨,勤進貨、勤出貨,少進貨、快出貨,防止商品積壓在倉庫中,形成“僵尸機”,成為“舊器具”。這才是營銷的必勝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