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劑年需求量或將突破75萬噸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第一代制冷劑對臭氧層的破壞最大,全球已經淘汰使用;第二代制冷劑對臭氧層破壞相對較小,在歐美發達國家已基本淘汰,在我國應用廣泛,目前也處在淘汰期;第三代制冷劑對臭氧層無破壞,在發展中國家逐步替代HCFCs產品,但是GWP值較高,溫室效應較為顯著,少部分發達國家已開始削減用量。第四代制冷劑指的是不破壞臭氧層、GWP值較低的制冷劑,但目前該等制冷劑的發展趨勢和主流產品尚未最終確定。
第三代制冷劑將以2020至2022年作為“基線年”,2024年以后供給總量只減不增,按照基線年期間各企業市占率對配額進行分配。各家企業通過快速產能擴張來提前進行配額爭奪戰,第三代制冷劑R32、R125產能分別相比于2018年增加86%、32%,快速擴張的產能導致價格走低,2022年為基準年的最后一年,考慮到新增產能擴產周期,2021年幾乎無第三代制冷劑新增產能。
據統計,2021年我國R125產能為30.7萬噸,R134a產能為33.5萬噸,R32為50.7萬噸。制冷劑廣泛應用于家用空調、冰箱(柜)、汽車空調、商業制冷設備等行業,占總需求的92%,少量需求用在PTFE等含氟聚合物的原料,僅占總需求的8%左右。近年來我國制冷劑需求逐年增長,2021年我國制冷劑表觀需求量為70.9萬噸,預計到2024年增長至77.3萬噸。
目前,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制冷劑品種是第二代氟制冷劑HCFCs類,相比一二代制冷劑,第三代氫氟烴不會對臭氧層產生影響,已經取代了第二代制冷劑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產量正在快速增長。其中,R22占2020年全國二代制冷劑總生產配額約76.8%,是我國產量最大的二代制冷劑,主要作為定頻空調冷媒使用,還可生產聚四氟乙烯樹脂PTFE、六氟丙烯HFP等的配套原料。
從需求結構看,家用和商用空調占據制冷劑需求絕對比例。固定式空調是使用最廣泛的制冷設備,制冷功率通常較大,相應的制冷劑需求量較大;冰箱主要功能是保溫,且制冷功率較小,單臺冰箱所使用制冷劑量遠小于家用空調;汽車空調則從數量上遠少于家用空調。數據顯示,我國制冷劑行業下游應用市場占比最大的是空調,占比達78%;其次為冰箱,占比16%;再次為汽車,占比6%。
目前,在移動空調系統(如汽車)中廣泛使用的是以R134a為代表的第三代氫氟烴制冷劑HFCs,其ODP值為0(對臭氧層無明顯破壞作用),而GWP值仍較高(大量使用會引起全球氣候變暖)。第四代制冷劑包括氫氟烯烴(HFOs)和碳氫天然工質制冷劑(HCs),是指不含氯元素與氟利昂、不破壞臭氧層、極低的溫室效應、可與常用制冷劑潤滑油兼容的制冷工質,是繼氫氯氟烴(HCFC)和氫氟烴(HFC)之后新一代ODS替代品。其中,由美國霍尼韋爾與杜邦公司共同開發的R1234yf(ODP為0,GWP為4)被譽為是最有商業前景的第四代制冷劑,可被應用于汽車、冰箱及許多大型固定式和商用制冷設備。
預計至2024年,國內空調、工業及商業制冷環節的制冷劑年需求量或將突破75萬噸,年復合增長率約4.4%。同時,再考慮到國內鋰電及光伏行業的快速提升,以PVDF為主的含氟新材料也將拉升制冷劑需求超20萬噸/年。
- 下一篇: 兩聯供一次系統、二次系統如何設計更合理?
- 上一篇: 遼寧因地制宜推廣熱泵等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