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上海綠色建筑國際論壇成功舉辦
發表于: 來自:政協頭條
近日,由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舉辦的“2021上海綠色建筑國際論壇”在錦江小禮堂成功舉辦。此次論壇聚焦“上海明天 綠色新城”主題,深入探索了城市綠色低碳發展路徑與模式,為推動建筑業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融合發展,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提供了新思路。

論壇還發布了由上海市住建委委托上海市綠色建筑協會編制的2020年度《上海綠色建筑發展報告》,并為上海市綠色生態城區的項目和“2020年度上海市既有建筑綠色更新改造評定”項目頒證。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在題為《明日新城 綠色創新》的主題報告中指出,城市是人類文明創新中心的重要載體,新城就是新文明的策源地和承載地,在新時代背景下,新文明是指生態文明、智慧文明、創新文明,三個新文明的重疊。要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必須選擇一條綠色、智慧、創新的發展路徑,要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同時,在新時代生態文明背景下,用科技力量作為策源,走出一條有各個地方特色的特別智慧的碳中和的道路。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吳金城以《踐行綠色低碳新理念 共創城市發展新圖景》為主題,提出了在碳達峰、碳中和對綠色建筑、產業發展和城市治理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下,要聚焦“新要求、新要素、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新載體、新實力”七個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市民生活方式的綠色低碳轉型。
德國工程院院士、德國德雷斯頓工業大學高級教授Bernhard Mueller以《德國的本地二氧化碳減排——從綠色建筑到綠色城市》為主題從德國國家氣候倡議及地方政府的應對,以及弗萊堡市在城市可持續性、氣候生態發展和社會一體化城市建設等方面分享了德國在減緩氣候變化和二氧化碳減排的挑戰上的最新經驗。
奉賢區委書記莊木弟以《回歸自然 自然而然——以“新江南文化”賦能綠色之城》為主題,介紹了奉賢區以開拓移動空間、共享空間、復合空間、場域空間,實現經濟價值、生態價值、美學價值、文化價值和諧共生。以無邊界的思維,跨界以至無界,有限資源、數字化提升、無限資源、網絡化鏈接、實現無限發展。以水為魂、以綠為基、水綠交融、負碳增氧,塑造奉賢新江南文化、建設綠色之城的最新措施。
- 下一篇: 制冷劑價格再度跳漲
- 上一篇: 海信風冷模塊機組服務福建電子信息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