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上半年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問卷調查報告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當前,盡管對整個2021 年乃至更長遠的市場走向進行明確的定性判斷還為時過早,但不論行業環境如何變化,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的市場走勢其實已經顯現出了明晰的趨向——較為樂觀,但不盲目樂觀。
因為,從理性的視角看,相較于2020 年,各大廠商在面臨著充裕需求機會的同時,也承受著巨大的生存發展壓力。進入2021 年之后,隨著銅、鋁、板材等在內的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包裝箱、物流、人工等成本的逐年提升,行業的內外部環境依然嚴峻。
即將過半,站在年中這一節點,總結和展望仿佛成為了一項常規工作。作為行業的第三方媒體,也理應記錄好行業的發展狀況。
為此,《熱泵產業資訊》特別策劃了這期課題——《2021 上半年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問卷調查報告》。相比于2020 年,2021 年的上半年相對于已經是平穩度過,即便是中間有各種內外部原因的反復,相比2020 年上半年來說相對順利地完成了一個半年度周期的進程。相比于其他行業,空氣源熱泵行業由于近年來整個產業的版塊調整,采暖業務版塊在整個行業的比重逐漸增加也讓上下半年時間節點對于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的分割更為明顯,半年度參考的標尺也出現傾斜。
作為行業的第三方媒體,每半年度以及年度對于整個行業進行市場常態化梳理成為一項多年來堅持的工作,從行業客觀市場全貌角度來看,更全的行業形態變化將會在《2021 年度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草根調研報告》中進行展示。《2021 年上半年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廠家問卷調查報告》主要面向全國范圍內的主機企業進行了相關問卷調查,通過圖表匯總以及相關的文字解讀,共同展示行業上半年的發展動向。

早在2020 年下半年,匯率持續跌破,大宗原材料價格集體持續暴漲的情況就一直在延續,直接對于空氣源熱泵行業上下游供應鏈到主機端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而2021 年開工以來,原材料成本壓力繼續加劇,其中較為重要的銅價已經創下近十年來的新高,雖然之后的時間開始回落,但是又長期在較高的價格維度上橫盤。很顯然,2021 年的高位開局讓制造企業肩上的壓力依然在不斷加大。同時這份沖擊,從上游輔材供應商,到制造企業,再到下游的經銷商逐級傳遞,沒有任何一環能將這份震蕩置之度外。針對這一現象,企業的調整行動已經有跡可循,不少企業已經以2021 年1 月1 日甚至更早的時間為節點進行調價來釋放壓力,而以上半年6 月30 日為截點來看,從主機到上下游企業多次進行了價格調整。所以,在2021 上半年,我們會聽到很多聲音,但是還不用過早對整個2021 年市場進行臆斷,但是不可回避的一個問題就是,現在的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在進行著前所未有的劇變。

從問卷調查得出的結果來看,超過85% 的廠家和商家上半年的業績實現了增長,訂單及發貨也是雙雙增長,出現小幅下滑的企業僅占調查的極為少數的比例。客觀來說從年上半年來看,同比2020 年的成績毫無疑問幾乎全是增長,但是在眾所周知的特殊原因下,這些增長顯得并不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當我們把整個視角拉長到過去的2019 年時,行業的普遍增長數字結果則并不會顯得樂觀,在調研過程中,某頭部企業表示:“2021 年相比2020 年要多一半的工作時間,而且2020 年末的遺留項目也很好在2021 年上半年落地,總體來說還是更應該與2019 年上半年相比,但是客觀來說如果同比2019 年上半年的話,具有一定規模的空氣源熱泵企業群體能夠實現增長的可能不超過50%,這就是看似樂觀數字情況下的真實市場情況。”
市場需求驅使企業呈現多維度發展
行業整合與融合已經是商業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整個大暖通行業細分的空氣源熱泵行業不得不被拉入大行業的市場競爭之中,特別是在采暖業務中的發展與參與,讓空氣源熱泵企業已經被現實磨掉了行業標簽屬性,絕大多數企業將直接被推上整個大暖通行業的發展范疇。這不是現在所面臨與焦慮的問題,早在多年之前,這個問題就一直在困擾著整個行業的從業者們。通過最近兩年企業不同方式的營銷調整,很大程度上還是揭示了行業發展推演的大方向,而這個方向是不容置疑的,市場需求成為背后最大的邏輯支撐。由于空氣源熱泵行業正在被大行業融合,行業已經不能被簡單地進行劃分,如果將行業概括得進行維度劃分,那就可以看成是南方市場與北方市場,這背后其實是包括了企業戰略、市場渠道、市場需求等諸多因素的綜合。

北方清潔供暖市場發展至今,并不出乎意料,特別是批量農村改造市場總體的發展節奏基本都在行業內達成共識,并戲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就是對于其最好的寫照。
可以預見的是,農村批量改造市場已經逐步進入尾聲,能夠有高產值的區域消失殆盡,未來也很難有在數年之前市場高峰時的表現。在上半年,總值高達4.1 億的河北安新縣2021 年“電代煤”改造工程空氣源熱泵設備采購及安裝項目成為行業標王,算是整個行業上半年的亮點之一。

除此之外,上半年的招投標市場乏善可陳,雖然項目信息層出不窮,中標信息紛沓而至,但是依然掩蓋不了單標段普遍產值偏低的問題,規模不效應的熱風機產品依然還是牢牢占據著招投標市場的主流,而這些都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某中標安新縣項目的企業負責人表示,“單單從招投標市場來看,安新縣項目屬于遠水不解近渴,2021 年可見以及可預見的大標基本都浮出水面,其余的項目質量也都參差不齊,通過中標數量來實現增長也并不現實,采暖市場走衰已經無法阻擋,我們今年已經做好招投標市場同比下滑30% 的準備。我們不接受墊資項目,同時也不接受經銷商墊資,把資金回籠率成為重要考量依據。”這并非一家所言,在如此的嚴峻環境之下,企業則變得更加理性,普遍開始把回報率與現金流風險考量當成招投標項目的首要依據,畢竟僅僅在頭部企業群體中就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金額巨大的應收款尚未到賬,相比于規模,在現在的環境中,保障資金鏈安全顯得更為重要。

此外,商用采暖項目市場在上半年發展也有所放緩,主要受制于大環境的情況,競爭也變得更加激烈,大型采暖改造項目減少,對于企業規模增長的推動減弱。不可否認的是,行業對于這塊市場的關注熱度在逐步褪去,但是這目前依然是整個行業最為活躍的市場,產值輸出體量最為穩定的市場。對于北方市場來說,企業投入了最多的人力物力精力,在“煤改電”市場之外的“后煤改電”渠道市場現在已經成為了各個企業的常態,即便是一些中央空調系的企業也開始大力進軍北方渠道市場,開始主攻北方中高端零售市場,這對于空氣源熱泵企業來說未來將會造成威脅。相比于原先的招投標市場,北方渠道市場的開發更需要人力物力的持續投入,這更是一項長期工作,對于企業的綜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考驗。
從去年開始,空氣源熱泵行業對于南方市場的開拓顯得更為積極,一方面,北方市場出現疲態,讓企業開始意識到市場發展的不平衡將會對于企業未來的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片面市場的持續產出不足;一方面,原先熱水市場渠道正在經歷著大面積更新換代以及升級轉型,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原先所苦心經營的渠道網絡開始瓦解,企業對于渠道的掌控力逐漸失去;另一方面,此前空氣源熱泵企業在南方市場的拓展主要是以熱水產品為主導,在目前南方市場對于舒適家居系統的需求提升,家用熱水的產品力很難掌控市場。此前北方采暖市場的拓展進程對于企業在戶式冷暖產品的產品競爭力得到全面提升,空氣源熱泵行業企業有能力將熱泵兩聯供系統在南方市場進行大力推廣。同時,部分企業也將圍繞舒適家居相關的新風、凈水甚至是集成灶具產品共同納入到產品體系中,重新拾起對于渠道的黏性,也正式開始進軍南方這片更大市場的舞臺。

熱泵烘干市場作為目前行業的重要細分市場依然處于相對寬松的競爭發展狀態。在上半年中,隨著國家對于農村發展的逐漸重視,圍繞三農經濟的升級拓展已經為空氣源熱泵行業帶來了更多的機會與前景。部分企業也在上半年市場中更加重視熱泵烘干板塊的力度,其中就包括了很多專業的空調企業,客觀來說他們目前也只是關注,并未發力烘干市場,否則烘干市場又將是另一番情景。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更多新進者的涌入會讓市場有更多的特征呈現。
在市場多維度的發展方向中,烘干市場的確是一塊顯而易見的成長型市場。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印發《年全國通用類農業機械中央財政資金最高補貼額一覽表》中提到,各省份可圍繞糧食生產薄弱環節、丘陵山區特色農業生產急需機具和高端、復式、智能農機產品以及確保農業生產數據安全的農機產品的推廣應用,選擇不超過10 個品目的產品提高補貼額,其補貼額可高于相關檔次的最高補貼額,但增長幅度控制在20% 以內,谷物烘干機最高補貼6.9 萬。此外,上半年圍繞煙草烘干的信息也層出不窮,福建、山東、河南、云南、湖北、四川等省份相繼出標以及計劃,成千上萬座新型熱泵烤煙房也將會拔地而起,而老式烤煙房的升級改造市場也體量龐大,空氣源熱泵烘干應用也逐漸撬動煙草市場。
產品發展動態不同,發力南方市場信號明顯
通過分析企業2021 上半年增長最快的產品可以看出,市場情況符合上述文字的介紹,戶式熱泵兩聯供水機產品、商用熱泵熱水機、商用冷暖機產品位居上半年增長前三名。而且華東市場也是公認上半年增長較快的市場,雖然企業之間的策略側重點會有所差異,但是這依然能夠體現出行業對于南方市場的關注。戶式熱泵兩聯供產品屬于市場趨勢型產品,銷量增長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得益于北方采暖市場渠道的深耕開發,在上半年中的企業年會以及區域推廣招商會層出不窮,這也促進了企業的收款備貨以及發貨;另一方面則得益于南方市場的提升,南方市場雖然目前被四大美系外資品牌牢牢掌握,但市場依然處于開發期,區域市場中依然還有大量的細分市場需要去開拓,這也給一直以來在三四線市場具有優勢的空氣源熱泵企業提供了機會。

可見的是,熱泵企業對于經銷商的兩聯供系統安裝培訓、產品宣傳推廣、專賣店系統墻鋪設方面的確是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客觀來說,南方兩聯供市場對于空氣源熱泵企業來說并不算友好,南方市場需求大,但是要求高、品牌認知度高,對于經銷商專業性要求高,這些恰恰都是空氣源熱泵企業的短板,依然需要長期持續的市場耕耘。
商用冷暖機是上半年度非常值得一提的產品,北方商用采暖市場依舊進程平穩,在下半年的市場表現預計會優于上半年,產品特征也向著變頻以及匹數更大的方向發展。值得一提是指在南方市場的表現,可以發現,不少的頭部企業上半年大力在中部以及南方區域市場中推廣風冷熱泵產品,此類產品就是商用冷暖機,也就是中央空調行業所俗稱的模塊機產品。這款產品的特點就是門檻低,屬于中央空調“入門級”產品,在中小型商用項目中使用率極高。同樣,空氣源熱泵企業的商用冷暖機產品上半年的發展思路類似于熱泵兩聯供在南方市場的推廣,一方面北方市場的磨礪對于企業產品力信心得到提升;另一方面通過產品性價比以及更下沉的渠道優勢進行市場拓展,從原先的單一熱水產品系統延伸到冷暖系列產品,這無疑讓經銷商有了很多的選擇,同時也的確能夠增加市場出貨拉動企業的銷量。某企業對于此的解釋是,“必須讓經銷商能夠多賣我們的產品,這樣與經銷商之間才有黏性,才能重拾市場活力。商用冷暖機市場一直都有,只是原先一直偏重于制冷需求,但是現在采暖需求已經被打開。”
商用熱泵熱水機產品的增長,一直都是情理之中,作為行業中發展最為平穩的細分市場,商用熱水市場一直都保持著穩定的節奏,特別是進入2021 年后,國家拉動內需的“新基建”以及2020 年項目的延后都讓項目型市場保持了不錯的增長,再者項目型市場的周期短,排除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因素之外,這也讓企業的資金流動保持了較為合理的節奏。相反家用熱泵熱水器市場則持續遭遇滑鐵盧,零售市場持續走低的現狀無須贅述,短期來看也并沒有看到更好的反彈空間,反倒是天然氣市場的走高將會進一步壓縮零售市場的空間。
而樓盤配套市場總體來說,上半年也算不上驚喜,雖然上半年全國樓市銷售一路走高,但是交付率并不如銷售端喜人。
值得注意的是,與房企的大盤合作中,執行端是按照此前簽訂的價格,因此結合上半年的原材料漲價因素,在上半年的一些樓盤項目中會出現虧損情況,某企業表示:“樓盤配套在上半年已經成為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上半年的制造成本大幅提升,樓盤配套本身利潤就是微薄,再加上按照之前的價格進行操作,就等于出一臺就虧一臺,結合安裝成本的因素,虧損的幅度更大。我們的策略就是能不做就不做,能拖就拖。”圍繞樓盤配套市場,企業各自與房企之間的最終操作方式方法可能有所差異,但是此企業的觀點也代表了一種聲音,在下半年大量樓盤交付時,企業不知又將會是怎樣一種狀態。
漲價的背后
“漲價”這是上半年不可回避的話題,據不完全統計,以上半年為節點,企業平均的漲價次數為2 次,更有甚者達到4~5 次,由此可見上半年原材料價格的波動對于隸屬制造業的空氣源熱泵行業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其實,這只是簡單地看,考慮到與上下游產業鏈以及經銷商之間的問題,那這個問題則會更加深遠。一些上下游企業表示,上半年原材料漲價最高峰時,他們停止接單,必須考慮到利潤率來面對接下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其中的利潤率下滑是不爭的事實,而主機企業在成本上漲高峰時也會控制相關的產量,共同應對問題。
從主機端來看漲價:一方面,在市場增速有所減緩的時期進行漲價的確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上半年的市場屬于全年市場逐漸升溫的階段,這時經銷商占據了相對主動的一方,企業需要現金流來準備下半年旺季的市場。考慮到市場競爭因素,企業無法把所有的漲價帶來的成本轉移到經銷商身上,通過調查表可以發現,實際上多數被訪企業最終呈現出的漲幅并不算高,更多的是與經銷商共同承擔額外的支出成本,即便如此,企業的利潤率也肯定出現下滑,平均利潤下滑率在5-10% 左右;另一角度來看,對于整個行業,在上半年的節點上,多數經銷商并不愿過多提貨,更多則是靜觀市場變化。
在整個社會成本上漲的前提下,企業通過全面持續的訂貨會召開以及制定更加優惠的政策吸款,極盡可能得進行渠道鋪貨,特別是通過漲價通知的不斷催促,讓經銷商在漲價前進行打款訂貨,算是達成了一定的預想成果。
不過要注意的是,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在提前消耗下半年的余量。某企業銷售負責人直言不諱說道,“在漲價通知的刺激之下,經銷商也會算賬,也會經過判斷之后再提貨。單單從提貨數量來看,可能與以往的差距并不大。但是要注意的是,由于上半年的市場情況不樂觀,這些貨很多都會囤積在經銷商的倉庫里,經銷商提貨賣不掉,那就是直接影響下半年的銷售計劃,這種現象造成的影響會在年底的銷售統計中暴露無疑。2021 年上半年一個突出特征就是,漲價所導致的經銷商提貨并不是正常理性的,經銷商零售產品的庫存壓力較大,對于工程商來說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可見2021 上半年空氣源熱泵企業們的壓力,超過半數以上的被訪者對于2021 年行業的整體情況并不樂觀,洗牌與行業發展陣痛將會在最近兩年遭遇到最真實的感受。其實,這個過程,也是企業與行業乃至于整個社會大背景之間達成共識的過程,而達成共識的過程就是相互淘汰的過程,即便是2021 上半年行業普遍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在這個過程中依然有不少頗具亮點的企業,認清自身的情況并且進行補足,理清發展思路,做正確的決策并且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最終獲得預期的成績,畢竟整個空氣源熱泵行業已經站上了一個多元化的大舞臺。幾個月之后,2021 年的最終成績也將呈現,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