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于空氣源熱泵行業的未來想了多遠?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5月27日,在南昌中國制冷學會單位會員大會現場,來自上海交大的王如竹教授發表《熱泵技術創新及其在2060碳中和國家戰略中的關鍵作用》主題演講,對于空氣源熱泵行業的近期、中期2030“碳達峰”、遠期碳中和”路線進行全面解讀,同時勾勒出熱泵供暖的發展路線圖。他認為,目前中國一半左右的終端用能消耗以熱能形式消耗,大部分終端用能可以熱泵技術替代(建筑)、大部分終端用能可以通過熱泵技術替代(工業)。在電力碳減排下,熱泵或成為最佳低碳供熱技術,推廣熱泵使用將帶來巨大的碳排放收益。無疑,這對于處于些許迷茫的空氣源熱泵行業指出了明確的未來發展方向,制定好長遠長期戰略目標。而結合本期內容《空氣源熱泵行業的2021發展探索之路》,眾多企業也談了自身的規劃以及對于行業發展的看法。
無須贅述,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的巨大利好趨勢刺激之下的新時代,目前的外部環境對于我們算不上友好,也限制了我們對于未來的想象。在南昌大會期間,應學會之邀我做了一場圍繞總結與展望的發言,回顧“十三五”(2016-2020)的5年,時勢造英雄,國家宏觀大環境下的紅利造就了整個行業的質變。面對“十四五”,一開局在我們陷入了被動的時候,不在少數的企業表示目前得過且過般發展是最現實的節奏方式,在目前的環境下談及未來的發展并不現實。在準備演講PPT制作過程中,我將行業近十年的發展歷程重新進行了一番梳理,也有了更多深刻的體會。有人說現在是亂世,我倒并不這么認為,反而應該是百家爭鳴的局面。中國空氣源熱泵行業從市場化發展至今不足20年時間,在不到20年的發展浪潮之中,所有人都在摸索,如何才能制造出一臺適合市場的好熱泵,如何去找藍海市場。歷經熱水市場大浪也好,采暖市場大浪也罷,洗盡鉛華都留下了剩者,剩者即勝者,這也是市場物競天擇的結果。
行業中的企業數量相比高峰期時明顯減少,不能武斷認為不再有會有新進入者去改變行業的發展進程,而且在市場未來需求層次不斷深化的情況下,肯定會有更有實力也更意外的入局者。縱觀全局,在各自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已經將自己的優勢賽道初具雛形,但也只是初具雛形而已。未來在完全競爭的賽道中,自由的市場經濟將引導市場向著應有的方向延伸,而完全依賴國家補貼是沒有出路的。回想這幾年行業的爆點,只是北方清潔供暖市場被撕開一道口子時,就呈現出蜂擁之勢將行業推向質變。不過其中也亂象叢生,需要市場經濟的引導。那未來,在政府、市場以及技術三者的共同運作推動之下,南方、北方、數字化、產業化、模塊化等因素綜合起來由熱泵技術所實現轉化的碳交易帶來更多的社會以及企業利益時,屆時的市場又有多大,這個問題我們是否去想過?這不是天方夜譚,就像我們當初從來沒有想過北方的農村隨處可見的空氣源熱泵一樣。
- 下一篇: 暖通空調及舒適家居行業真有“物美價廉”?
- 上一篇: 暖通空調資訊(2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