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諾瑞特新能源:用綠色擎畫夢想
發表于: 來自:力諾瑞特
“十三五”期間,我國各地不斷夯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印在腦子里。我國清潔能源占比迅速提高,產業規模穩居世界第一。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持續降低,去年降至57.7%。2017年,中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約46%,提前3年實現了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40%至45%的目標。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又向世界做出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的承諾。
這一系列的節減目標的背后,是一大批企業的強力支撐。山東力諾瑞特新能源公司做為新能源產業的領軍企業,為節能減排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十三五期間力諾瑞特以創新精神和社會擔當用綠色擎畫夢想,未來將繼續高舉新能源大旗,為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貢獻力量。

力諾瑞特工廠
綠動力
促進工業節能轉型升級
近年來,隨著生態文明,綠色發展要求的不斷提高,國家持續加大節能減排考核力度,并將節能考核由單一考核能耗強度延伸到能耗強度和能耗總量雙考核,國家下達山東的節能考核指標是:到2020年,萬元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7%,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標準煤左右。工業節能任重道遠,必須采取戰略性舉措予以應對。
2011年5月,力諾瑞特全國首個CPC太陽能鍋爐項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利用CPC太陽能集熱器作為熱源,為工業燃煤鍋爐提供預熱熱水,實現燃煤的節約使用。同時,由山東省政府節能辦公室、山東省太陽能協會主辦的力諾瑞特“工業綠動力”計劃正式啟動,標著著太陽能熱利用由傳統的熱水到熱能的跨越。其主要內容是以中溫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技術為核心支撐,建立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示范工程,形成設計、生產、推廣、服務的標準規范及產業化發展,為工業生產提供綠色動力,實現太陽能熱利用與工業生產的完美結合。
2014年1月,力諾瑞特向山東省十二屆人大會議提交了《關于大力推進山東省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項目的議案》,提出到2020年實現以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改造為主的85%的工業鍋爐節能改造,該議案得到各界高度重視。2015年6月,山東省經信委、財政廳、節能辦聯合下發《關于印發“工業綠動力”計劃實施方案的通知》,全面啟動工業企業及熱電廠高效煤粉鍋爐示范、新能源集熱系統應用和合同能源管理推廣三大工程,用財政杠桿撬動推廣范圍,加大補貼力度,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節能減排和綠色低碳發展。到2017年全省已建成“工業綠動力”計劃項目近三千個,年節約標煤8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095萬噸,工業轉型發展的“心肺之患”得到有效破解。
高效利用傳統能源的同時,通過實施新能源集熱系統應用工程,將過去對學校、醫院、養老院等單位安裝太陽能集熱系統的獎勵政策擴大到工業企業,紡織、食品、化工等工業領域正逐步減少對煤炭的依賴,目前,這些領域共建成太陽能工業熱利用項目107個,形成9000噸/天的熱水生產能力,年可節約標煤1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7萬噸,部分項目已全部代替原有燃煤鍋爐。

濟南深泉學院空氣源熱泵采暖制冷、熱水項目
綠色城市
10萬+太陽能建筑讓城市更節能
國務院參事、原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表示,綠色建筑是應對黨中央提出的“2030年碳峰值”“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舉措,應當把每一個建筑構成的小區變成低碳小區甚至碳中和小區,進而演化成無廢城市。國家的“碳中和”是基于每個建筑、每一個社區、每一個城市而實現的。他認為綠色建筑的形式、品種是多樣化的,比如太陽能應用便是一種重要形式,當前我國重點改造的2000年以前建成老舊小區約有100億平方米,這些多層住宅約有20億平方米屋頂面積,如果拿出一半面積進行太陽能改造,每年可以發出約三個三峽的發電量。
作為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和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力諾瑞特在推行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為綠色建筑賦能之路上不遺余力。近幾年來根據不同的建筑,力諾瑞特研發出平頂、陽臺、斜屋脊、外立面等多種太陽能組合產品,并針對高層建筑、多層建筑、低密度住宅和公共建筑創新超過20種系統技術解決方案。攜手萬科、保利、綠地、旭輝、恒大、中海、中建、魯能、路勁、正榮、華潤、融盛、中駿、中垠、中鐵、中梁、金隅等中國房地產龍頭企業,共同打造綠色建筑,成功運作了近5000多套大型太陽能工程,累計推廣建設了10多萬平方米的太陽能住宅,分布在全國上百個城市。
連續多年入選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500強首選供應商,產品被授予“綠色建筑節能推薦產品證書”與“工程建設推薦產品證書”,配套太陽能建筑項目連續多年獲得 “廣廈獎”、“魯班獎”和“詹天佑獎”。
為落實《山東省綠色建筑促進辦法》的要求,推動城市綠色建筑高質量發展,按照文件要求,力諾瑞特在清潔能源供暖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城市新建社區住宅、美麗村居和工業園區等提供空氣源熱泵清潔供暖。近幾年,公司分別在濟南、青島、菏澤等城郊結合區域建成一批清潔能源供暖項目,并逐步向全國推廣。 

濟南吳家堡保障房太陽能熱水—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
綠色鄉村
清潔能源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2017年黨的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報告指出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綠色發展是主旋律,建設美麗鄉村,需要轉變發展理念,更加尊重自然生態的發展規律,保護和利用好生態環境。農村的水常綠、山長青,農村的產業經濟才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作為新能源企業,力諾瑞特積極探索利用太陽能、空氣能,以及多能互補的方式,助力國家能源轉型,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探索、實踐出了節能環保、富有成效、廣受贊譽的“力諾瑞特模式”。
“力諾瑞特模式”,可以通過技術創新及系統耦合,利用空氣源熱泵+太陽能系統解決方案,實現農村家庭“冬暖夏涼”,徹底擺脫燃燒散煤污染,在實現“冬暖夏涼”的同時,太陽能光伏發電持續產生經濟收益;利用太陽能、空氣能、光伏、燃氣等多能互補,實現區域清潔能源運維及遠程控制,淘汰燒煤鍋爐,成為治理北方霧霾重要的解決途徑。
鄉村冬季清潔取暖,一頭連著藍天白云,一頭牽著百姓冷暖。作為重大民生及環保工程,農村地區面臨著居住分散、單戶供熱面積小、房屋保溫性和氣密性差、群眾對取暖費的承受能力低等現實特點。在利用空氣源熱泵“煤改電”以前,農村地區一直靠燒煤取暖,除取暖外,煤爐子還可以用來燒水、做飯,這幾乎成為農村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而冬季燒煤供暖,不僅家庭小環境污染且有危險隱患,更成為北方冬季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之一。
位于濟南商河縣的許家寺村是濟南市乃至山東省第一個冬季清潔取暖無煤示范村,該村采用力諾瑞特空氣源熱泵冷暖產品和技術方案。許家寺村共有居民100戶,第一期65戶參與改造,均安裝了3P空氣源熱泵冷暖機組,單戶供應面積約為60㎡-80㎡,可以有效實現冬季清潔取暖和夏季制冷。完成改造后,冬季采暖時可產生50℃以上的熱水存儲到水箱中,通過水循環驅動暖氣片、地暖或水空調等各種末端進行散熱,單個采暖季每戶只需花費約1000元電費,就可以使室內達到16-22℃的舒適溫度,每年全村總共可節約標準煤約69噸。
除了在產品研發與品質把關上精益求精外,力諾瑞特在推廣清潔能源生活方式的同時,讓老百姓切切實實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甜頭。
濟南市章丘區清潔能源特色示范村樂家村,采用力諾瑞特“太陽能+空氣能”多能互補冷暖水電解決方案,收獲了很好的效果。使得“煤改電”后使用空氣能所需的電費由太陽能自發電賺取,余電還可以售賣產生持續收益,去除每年采暖的用電量,村民每年還有3000至3500元的收益,收益將持續25年。這使得力諾瑞特在解決清潔供暖的同時,還助力解決了農村扶貧問題。力諾瑞特的“樂家模式”已引起多地關注和興趣,在山東省內青島、菏澤和省外多地,“樂家模式”正如火如荼推廣中。
鄉村振興離不開經濟發展,力諾瑞特還為專業種植戶提供空氣能烘干系統,解決種植戶中草藥加工、煙草烘干等農產品加工問題;空氣能采暖機為畜禽養殖戶的養豬場、養雞舍提供清潔能源采暖,助力畜禽健康養殖業高質量發展。清潔能源節能設備配套智能化控制系統,讓操作更簡單,降低運行費用和養殖成本。

太陽能空氣能清潔能源農房應用-青島嶗山廟石村
綠色世界
“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布局
“十三五”期間,國家大力推進工業創新,實施“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中國企業、產品和技術“走出去”。可以說,“一帶一路”給中國企業的“走出去”帶來了新的機遇。近年來,力諾瑞特不斷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擴大海外業務體量。作為太陽能行業唯一的國家品牌,力諾瑞特在“一帶一路”帶來的嶄新契機下,迎來了新發展。
2015年10月,力諾瑞特與墨西哥簽署合作意向,由多年的單純出口貿易方式向本地化生產轉型,開拓第四個海外生產基地,為今后以墨西哥為核心輻射美洲市場奠定堅實基礎。
目前,力諾瑞特的國際業務已進入快速發展期,業務領域涉及海外工程服務、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技術研發服務等方面,計劃逐步成立以印度為核心輻射中東以及北非市場的工程服務公司,以印度尼西亞為核心輻射東南亞市場的家用太陽能熱水器中心,以德國為核心的技術研發服務中心,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撬動,以靈活的方式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合作,穩步開拓海外市場。
如今,站在國際高水平起點上的力諾瑞特也交出了一份聚焦陽光事業,引領中國太陽能新能源行業發展的不俗成績單,已經向世界50多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產品、技術和工藝,力瑞諾特品牌形象已經遍布世界各地。 

印度班加羅爾IBM辦公樓制冷
綠色工廠
智慧互聯推動產業升級
放眼望去,偌大的車間內只見15臺碩大的機器人靈活地揮舞著鐵臂有條不紊的工作著,有的忙著焊接,有的忙著涂膠,有的忙著安裝蓋板,有的忙著放置保溫棉,有的正在封邊……一臺臺精致的平板太陽能集熱器經過一道道無人值守的工序后,被最后一道工序上的機器人穩準輕的碼在一起后送進了倉庫。這是力諾瑞特2017年建成的智慧互聯生產線。
力諾瑞特建設的這條智慧互聯生產線以“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標準為設計原則,集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柔性化于一體,由力諾瑞特與擁有世界領先技術的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共同研發而成,整條生產線按照工藝流程分為邊框組裝單元、集熱器裝配單元、板芯加工單元、包裝碼垛單元,這些單元均由15臺機器人進行值守,只有某幾個崗位由人工簡單配合作業。
“四化”生產線的意思是在機器人替代的基礎上,充分運用數據分析實現可視化生產,達到每一個環節都可以溯源,同時,柔性化的實現把用戶個性定制的需求也考慮在內。對于企業勞動力結構轉型也非常重要,解決勞動力問題就是解決“人”的問題。未來企業需要的一定是高附加值的技術和控制崗位的人才,從社會人才發展的角度來說,企業的這種行為對推動勞動力結構轉型具有極大貢獻。 

自動化熱泵車間
展望未來,力諾瑞特期待從品牌、創新、生產、研發幾個方面綜合發力,加速生產模式的重塑和升級,真正實現中國制造2025,充分把握生產模式轉型的契機,自下而上完成制造業的升級換代。
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開啟的關鍵機遇期,力諾瑞特將繼續升級核心技術、產品品質、綜合服務能力,賦能綠色建筑,助力中國幸福家居全面升級,打造更多低碳智慧的精品項目,樹立更多綠色發展的新標桿,為盡早實現中國的減碳目標貢獻力量。
- 下一篇: 強強聯合,漢德科技攜手施凱西開展戰略合作
- 上一篇: 【2020年報】第三篇:產品發展及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