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國標實施在即,將淘汰市場上近40%產品
發表于: 來自:中國家電網
去年12月,市場監管總局(標準委)批準發布GB34914-2021《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在內的15項強制性國家標準,新的凈水機水效標準代替原GB34914-2017《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標準(以下簡稱“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正式實施。
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明確指出,文件適用于以市政自來水或其他集中式供水為原水,以反滲透膜或納濾膜作為主要凈化元件,供家庭或類似場所使用的小型凈水機,不適用于長度或寬度或高度≥2000mm、質量≥100kg,且凈水流量≥3L/min的大型凈水機。由于文件中并未提及凈水機適用類型,可以理解為覆蓋臺式、櫥下式、壁掛式等全部小型凈水機類型。
同時,該國標水效等級也從5個等級縮減為3個等級,最低3級水效凈水產水率≥45%,額定總凈水量≥2000升;最高1級水效凈水產水率≥65%,額定總凈水量≥4000升。相比2018年11月實施的《反滲透凈水機水效限定值及水效等級》中“最高1級,凈水產水率應當≥60%,最低5級,凈水產水率應≥35%”的標準,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不僅抬高了凈水機凈水產水率的準入門檻,也提高了凈水機1級水效的要求。距離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的實施已不足半年時間,隨著對產品水效要求的進一步提高,又是否會對凈水機行業帶來一些新的影響?
凈水機自2019年開始,便面臨市場需求不旺的局面,2020年出現的疫情促使人們更加關注自身健康,但這并沒有為凈水機的新增和更新換代帶來明顯的需求增長。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凈水機市場保持下滑,2021年凈水機全渠道銷售額為226.8億元,同比下降5.1%,銷量928.6萬臺,同比下降8.7%。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白雪曾向媒體表示,當前在售的凈水機產品中,凈水產水率低于45%的大約占市場份額的38%,凈水產水率45%-55%的產品占市場份額的42%,凈水產水率高于65%的占市場份額8%,在新版凈水機水效標準實施后,市場上的凈水機產品最低必須滿足3級水效要求,意味著將淘汰市場上近40%的產品。
目前來看,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的發布,長期來看對于頭部品牌和中小品牌的影響存在一定的差異。頭部品牌的一些產品已經實現了75%的產水率,遠高于新國標所要求的65%,其技術儲備已經實現,只待產品穩步升級即可,因此其銷售幾乎不會受到影響。對于營收較少的中小品牌,在市場規模萎縮的背景下,研發投入較低,可能會面臨更加嚴峻的生存壓力。
此外,各品牌現階段圍繞凈水機所推出的一系列營銷玩法,也與新版凈水機水效國標并未產生太大關聯,背后一個重要原因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水效并不是凈水機的痛點,顯然也不會對凈水機的低普及率狀況帶來明顯改善。1:1的廢水比和2:1的廢水比,以一年4000L凈水量來計算,只是節約了2噸水、10塊錢,對于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的影響微乎其微,更多的是讓品牌方在產品制造過程中,落實國家的環保標準。
根據奧維云網的測算數據,2020年國內凈水機的滲透率約為18.3%,而另有數據顯示,美國、日本、韓國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凈水機滲透率均普遍超過了80%,凈水機在國內市場中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凈水機在國內市場的發展受到制約,主要有五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是居民收入水平。國家統計年鑒2021顯示,全國居民按收入五等份分組,20%中間收入組家庭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248.9元,如果按每個家庭三名成員來計算,有60%的家庭2020年可支配收入不足8萬元,盡管對比2014年可支配收入不足8萬元家庭的數量降低了20%左右,但仍說明并非所有家庭都能夠有財力購買凈水機。
二是長期以來居民養成的飲水習慣,年長的人常常認為燒開水就可以喝。
三是市面上存在桶裝水、瓶裝水、社區水站等多個可替代產品,不過隨著凈水機功能越來越豐富,品類優勢在加強,其它可替代品無法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消費者會逐漸向凈水機品類轉移。
四是消費者的認知教育。3M、A.O.史密斯、惠而浦等外資品牌已經營數十年之久,對市場的教育程度非常深入。與之相比,沁園、安吉爾等專業品牌雖然已有20年以上的成立時間,但體量較小;美的、海爾、格力、小米等品牌雖然也有布局,但這些品牌首次能夠大規模生產凈水機產品,用于教育國內消費市場的時間仍然偏短,美的、海爾達成這一目標分別是在2010年和2011年,格力、小米、方太等品牌更是要晚上數年。因此可以看出,兩類品牌受發展時間和受眾度等方面的影響,不足以推動凈水機市場深度教育,所以很多消費者還沒有凈水機的消費概念。
五是行業規范化,雖然疫情淘汰了大量長尾企業,但目前依然是良莠不齊、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劣質產品憑借價格優勢吸量,但消費者購買之后體驗非常差,對凈水機第一印象不好,直接影響到了后續的產品換代升級。
“提升凈水機的普及率,還是要緊跟營銷潮流,跟上流量匯聚的方向,包括線上的直播和抖音、拼多多、小紅書等渠道,線下的精裝修、家裝設計師、品牌的一體化家裝體等等。盡管這樣做營銷投入會變大,還會導致行業門檻提高,但相比以前單一的電商渠道也會帶來更多的流量。”奧維云網環電事業部中級研究員姜世瑤向中國家電網記者表示,在行業規模緊縮的情況下,各個品牌方要齊心協力,唯有通過做好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優質服務來滿足消費者需求,盡量避免打價格戰,才能保障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