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傳統制造 中國家電企業走向“智能品牌”
發表于: 來自:中國家電網
近日,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了《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華為、海爾、長虹等品牌入圍該報告榜單。相比去年,家電、機械等制造行業入榜品牌有不同程度增加,且企業品牌價值出現較大幅度上升。在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5G、云計算等新浪潮下,品牌價值被重構,企業品牌力已經重新被審視。
品牌力高速增長
源于競爭力和創新力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在入榜的大部分制造企業中,其經營性質已發生質的變化,企業自主研發能力和科技含量產品所占比重提升,智能制造、服務、新能源、生態成為核心產業,企業業務結構的改變可見一斑。
海爾的主營行業已是互聯網生態。長虹業務構成也出現變化,在其全年銷售收入中,智能家電、IT服務和供應鏈分別占32%、27%、18%,新能源等新興業務占7%。
今天的海爾、長虹已不僅僅是傳統的家電企業,其之所以連續入選《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榜單,與近年來的持續轉型、擴張及產業智能化滲透息息相關。
近年來,智能化的持續提升、消費端的改變,使得制造業的供應鏈、產業鏈也發生質的變化。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普及性市場逐漸被升級性市場替代,傳統家電業的天花板越發明顯。而AIoT則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無論是新技術催生的換代需求還是智能化延伸出的生態服務需求,都在激增,家電企業面向AIoT變革轉型打破增長瓶頸,獲得更大的成長空間。
礪石咨詢創始人劉學輝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過去中國制造業主要靠原材料的優勢取勝,現階段再靠低門檻的制造環節難以勝出,企業需以技術創新尋求產品差異化。目前制造產業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的結合度正在提高,給在產業鏈有更強覆蓋力和控制力的巨頭帶來機會,也是它們品牌力提升的關鍵。”
“當下,新技術給中國制造企業品牌力賦予新的意義。其中已經充分競爭的家電業表現最為明顯,中國家電企業在智能應用和互聯網上創新,是家電業從2.0到3.0的質的飛躍。”粵成投資控股董事長洪仕斌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借助數字化浪潮,中國家電制造企業向物聯網、人工智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轉型,在產業賽道上實現了真正的產業鏈革新和智能化改造。
“中國家電品牌無論是白電還是黑電,在全球競爭過程中的競爭優勢越來越強,帶動整體價值品牌的增長,同時行業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長虹、海爾、美的等國內頭部企業的市場份額更為穩定。另外,在AI、云計算等新技術上,中國家電企業的實際創新和應用力都遠遠走在德國、日本企業的前面。這些新技術為中國家電制造業提供了在新品類上的延伸機會,增強了它們的綜合實力。”劉學輝表示,近幾年,中國家電品牌力高速增長主要源于兩個方面:競爭力和創新力。
從“家電品牌”
走向“生態品牌”
隨著物聯網、AI、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廣泛運用,家電互聯互通、場景成套大規模普及;在家電企業大品牌下的眾多子品牌,也在各自領域走在前列,眾多巨頭從單個“制造品牌”向規模品牌發展,成為世界級的“生態品牌”。
目前,長虹已在主業上下游價值鏈擴張,在冰箱壓縮機、軌道交通電源、物聯網模塊等多個產業深度布局。海爾7大品牌同時向智能家居快速發展。它們都在以整體“智能家庭”的力量,向海外展示綜合實力。中國家電千億元陣營持續擴容,并朝新一級目標邁進。
“家電產業邊界正在無限擴大,同時正在內容系統、生態平臺上進行新模式擴容。在新的浪潮下,已變身科技集團的家電巨頭一旦完成模式探索,其可以將這些模式在全球市場進行產業復制,以推動家電、科技產業更大的變革和迭代。”產業智帆海岸營銷策劃機構首席顧問、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表示。
- 下一篇: 【2020半年報】第二篇:微觀運營分析
- 上一篇: 2020中國制冷展會議信息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