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智能安全技術最容易被誤解?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應對任何挑戰的第一步是提高意識,因此在本周的安防專家小組會議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公眾最容易誤解安防行業里的哪個技術,為什么?
哪些智能安全技術最容易被誤解?
Tanner LaRocque
任職Razberi技術公司
我認為,人臉識別是當今安全行業最被誤解的技術。由于部分外國政府利用這項技術加強對公民的個人監控,這類機構濫用個人數據,導致公眾在采用這些技術時猶豫不決。面部識別的應用范圍很廣,從保護學生免受已登記的性 侵 犯者的傷害,到簡化機場的門禁體驗。
雖然這項技術的功能和想象一樣廣泛,但大多數人接受面部識別的最大障礙是如何正確使用收集到的數據。為了克服這一難題,我們必須集中精力,通過將最新的最佳實踐納入所有組織的運營,確保面部識別數據庫不受侵犯,并嚴格監控該技術的道德使用。
Jeff Bransfield
任職RS2 Technologies, LLC
安全行業通常被公眾誤解,因為大多數人將“安全”與保護大門入口的警衛聯系在一起。但是你如何描述一個充滿解決方案的行業,使人員通過設施從而實現管理自動化?一個使用尖端技術的行業,比如面部識別或無觸摸認證,來決定是否允許或拒絕訪問敏感數據或位置?要改變人們的看法,為未來的創新鋪平道路,并幫助普通民眾真正認識到什么是可能的,辦法就是讓解決方案對公眾更加友好。
行業需要致力于加強與學校、市政當局、商會和其他社區組織的合作關系,以開展更多有關安全的意義和解決方案能為他們做什么的教育,而不是以要交付的產品為目標。
John Davies
任職TDSi
生物識別技術似乎是很容易被公眾誤解,尤其是當涉及到他們使用的數據的安全性時。例如,對于虹膜識別,許多人似乎認為系統實際上是在掃描視網膜,而實際上他們使用的是虹膜照片/圖像的模式識別算法。同樣的,當涉及到指紋系統的普遍使用時,有一種普遍的誤解,認為數據只是不受保護地存儲,可能被第三方竊取或濫用。
在現實中,它被存儲為加密的指紋二進制表示,除非您知道或擁有破譯二進制字符串的密鑰,否則無法解密指紋。公平地說,我認為人們(有理由)擔心自己個人信息被收集和濫用。
Per Bj?rkdahl
任職ONVIF
我認為,視頻監控總的來說是被誤解的,但在過去的幾個月里,隨著人工智能和面部識別用“恐怖故事”制造假新聞的現象變的更多,這讓我相信實際上是分析技術被誤解了,因為它經常與面部識別聯系在一起。在智慧城市和交通領域,還有很多其他可以使用的功能,在這些領域,個人不是主體,而是服務的效率。
視頻內容分析都不是關于人臉識別,它更被用在公共部門在很長一段時間,但在最近的故事里,公眾只關心他們的數據被用于什么,而不知道匿名數據已收集和應用來提高效率和安全已經一段時間了。
Adam Wynne
任職Security and Safety Things GmbH
我認為視頻監控的作用被公眾誤解了,普遍的看法是總有一個人通過安全攝像頭的眼睛在觀看。然而,監控室并不像電影或電視中所描述的那樣。監控攝像頭的主要作用是發現可疑事件和異常情況,并向安全人員或當局發出警報,但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監控錄像從未被觀看過。
取而代之的是,現代監控系統被設計成自動選擇視頻進行錄制和存儲,這有助于消除一些關于監控運營商復制視頻片段并在社交媒體上分享的成見。這種安全措施使相機系統更符合隱私和更少的侵擾,因為相機本身只檢測它被編程識別的內容。
Alex Johnson
任職Verint Systems
雖然云在安全行業獲得了巨大的吸引力,但可以認為,就功能而言,它被公眾誤解了。幾乎每家公司都有某種形式的云解決方案,但事實是,在某些行業,如金融市場,采用云解決方案仍然存在障礙。如今,許多金融機構在視頻存儲等功能上都采用了內部解決方案,但隨著帶寬的提高和云存儲成本的降低,將在未來幾年內開始看到基于云的存儲的過渡。
在那之前,各家公司都在創造性地提供基于云的解決方案,并專注于該技術擅長的領域,比如視頻分析等繁重的處理功能。云計算有很大的潛力,但制造商和公眾都應該現實地對待期望。
Nigel Waterton
任職Arcules
我的答案很簡單:云。原因是有很多誤解使得云的定義成為一個真正的行業挑戰。很多人和公司都在創造他們自己的術語和概念來解釋、包裝它的意思,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整個生活都生活在“云”里。例如把圖片上傳到云里,在云里存錢,手機通過云來更新,甚至企業每天都使用云來運營。
云的概念在安全的環境中是很難被接受的,當我們談到相機時,它會收集大量的數據。要真正理解云這樣的概念,我們必須首先就云對客戶和組織意味著什么達成一致。
Ross Wilks
任職Vanderbilt Industries
最近在藍牙方面有了重大的技術發展,努力向更多的移動憑據過渡,這是基于客戶和最終用戶的需求而優化的發展方向。藍牙不再需要物理證書,取而代之的是智能手機設備的虛擬證書,為用戶提供流暢的用戶體驗。這類技術的最大優勢之一是,從物理卡過渡到簡化手機應用程序下載的成本效益。
但是,對于該技術與不同操作平臺的安全性和兼容性、距離、加密等方面,公眾一直存在一些誤解。
Curt Wittich
任職Quantum Corporation
安全行業普遍存在的一種誤解是,當相機沒有記錄時,相機就會出問題。然而,現實情況是,當視頻監控系統出現重大問題時,通常不是攝像頭或軟件出了問題,而是網絡或服務器/存儲基礎設施出了問題。
關于服務器/存儲基礎設施,使用現成的NVRs的最便宜的方法可能并不謹慎。如果視頻確實被認為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產,那么還應該考慮其他因素,比如服務器/存儲架構。有了正確的存儲,在實現最高水平的性能和彈性的同時,可以降低成本。
Eric Hess
任職RealNetworks Inc.
人臉識別技術名聲不好,但這項技術本身并沒有好壞之分。許多負面聲明來自于不熟悉其工作原理的人。與流行的假設相反,面部識別系統不能識別他們不尋找的人。如果您沒有選擇加入或添加為已知安全威脅監視列表的一部分,您將無法被識別,并且實際上對系統是不可見的。
人臉識別有很多正面的應用案例——尋找失蹤的兒童,加速醫院的登記手續辦理,加強機場的安全,以及提供無需觸摸的安全通道。人眼不可能監視今天部署的所有安全攝像機。人臉識別是一個效率倍增器,通過合理的監管和負責任的安全系統的開發和部署,使團隊更有效保持人們的安全。
編輯總結:
面部識別經常被公眾誤解,指紋掃描也是如此,云技術也經常被誤解,一般公眾也可能誤解視頻監控錄像是如何獲取和/或使用的。可見在傳達技術的價值和理解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 下一篇: 董明珠直播為什么要帶上3萬家門店?
- 上一篇: 引領電氣化未來,丹佛斯再獲新能源船舶領域新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