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市:清潔能源供熱改造,改出取暖新“潔”徑
為切實改善鎮域供熱狀況,解決環保不達標的供熱問題,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以“溫暖工程”為契機,率先實施鎮域清潔能源供熱改造工作,讓群眾清潔取暖、綠色過冬。
在科爾沁區木里圖學校內的空氣能供熱熱源站內,所有機器都已正常運轉,安裝師傅正在對熱源站內的控制器進行加固工作,作為科爾沁區鎮域清潔能源供熱改造項目實施地之一,10月15日,該學校迎來了清潔能源供熱改造工作后的首個采暖季。
“改用空氣能以后,我們教學樓內的溫度,大約能維穩在22℃,空氣能供熱的一個優勢就是溫度可控,根據室外溫度的升降,一鍵控制供熱溫度,這樣讓孩子和老師們處于一個較為舒適的環境當中。”木里圖學校校長畢奎山介紹道。
木里圖中學現有師生1000余名,供熱面積為3.2萬平方米,以往采用燃煤鍋爐供暖時,耗煤量大,煤煙較多,清潔能源供熱改造工作后,周圍空氣質量大大改善。“每年冬天燒煤,燃爐附近的院子里都是煙塵,特別是下雪的時候,雪上都是黑煙。空氣能供熱后,環境明顯變好了。”畢奎山說。
富景新城小區居民劉文舉也是清潔能源供熱改造工作的受益者,今年,小區取消了燃煤鍋爐供熱,改為空氣能供熱,家里的供暖質量明顯比去年好多了。“原先燃煤鍋爐供熱時會出現晚上比較涼的情況,現在晚上和白天溫度都一樣,都挺熱乎的,很舒服。”劉文舉說。
作為清潔能源,空氣能采暖可以在消耗少量電能的情況下實現高效供熱,智能控溫功能更可實現熱用戶家內24小時恒溫供熱,提高用戶舒適度。供熱效率的增高,可以有效減少能源的浪費,實現了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據木里圖鎮副鎮長牛犇介紹,木里圖鎮原先一共有五個供熱站,每年的用煤量大概在20000噸左右。使用清潔能源供熱后,節省煤的同時,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的排放,對改善環境質量、保障居民供暖起到積極有效作用。
據了解,為切實改善鎮域供熱狀況,解決環保不達標的供熱問題,今年“溫暖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通遼市科爾沁區共取消8家鎮域燃煤鍋爐,投資0.88億元,新建16座清潔能源熱源站,對鎮域原有供熱二次管網進行全面更新改造,從源網站端入手,確保管網正常運營,有效解決了長期困擾的跑冒滴漏問題,居民室溫提高2-3℃的同時大大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供熱環境更環保。
- 下一篇: 河南省多地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持續發力
- 上一篇: 國家發改委:更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