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發布《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熱泵將成為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路徑
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的《2024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著重闡述了隨著各國加速向清潔能源轉型,熱泵作為一項顛覆性技術,將發揮重要作用。當前,這些高能效的熱泵設備已成為推進全球清潔供暖轉型的核心要素。據統計,熱泵已占據全球住宅供暖市場規模的12%。在法國、美國等主要市場,熱泵銷量超過化石燃料等傳統供暖系統?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報告預測熱泵銷量將大幅增長。一種假設認為,到2035年,熱泵的市場份額預計將攀升至30%。如果要在205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那么熱泵的市場份額甚至有可能達到40%。熱泵的發展不僅掀起了一股熱潮,并將成為實現氣候目標的關鍵路徑。
《世界能源展望》作為國際能源署發布的年度行業報告,一直是洞察全球能源發展趨勢,展望未來動向的首要參考。報告著重指出,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緊張局勢或將對能源安全構成威脅,進而延緩減排進程。盡管清潔能源的發展步伐正在加快,但未來所面臨的不確定性,特別是政策層面的不確定性,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
熱泵技術發展現狀
盡管熱泵的市場規模在過去幾年實現了顯著增長,但2023年卻遭遇挫折,全球銷量下滑3%。這主要是歸因于天然氣價格下跌、通貨膨脹加劇以及大宗采購需求縮減等多重因素,尤其是在高利率環境下更為凸顯。然而,中國卻展現出強勁韌性,熱泵銷量逆勢上揚12%。
即使面臨暫時的增速放緩,熱泵的發展前景依然樂觀。相較于傳統燃氣鍋爐,熱泵在成本上展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在天然氣價格相對較低的地區如美國,熱泵已成為極具經濟性的選擇之一,尤其適宜于需兼顧供暖和制冷需求的家庭。此外,美國《通貨膨脹削減法案》等政策的出臺,有望進一步催化該市場的發展。
熱泵:地球的綠色守護者
加速熱泵的普及對于提升能源效率及減輕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具有重大意義。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熱泵裝機容量已達約110GW。預計到2035年,熱泵在空間供暖的應用將實現翻倍增長,這將有助于降低天然氣需求。預計至2040年,天然氣需求量可能會減少400億立方米。
盡管熱泵的運行需要消耗更多電量,但這一增量需求仍在可接受范圍內。2035年電力需求或增長325至445 TWh,相較于熱泵所帶來的顯著能源節能效果,這種增量成本可能微不足道。
在應對氣候挑戰中發揮核心作用
熱泵對于達成全球氣候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們能夠大幅降低人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如今在家庭、企業以及工業領域的應用正愈發廣泛。然而,歐盟與中國相對較低的天然氣價格,或將阻礙熱泵成為燃氣鍋爐替代品的可行性。報告顯示,這一現象可能導致上述地區的熱泵銷量下滑20%。到2030年,熱泵的總體保有量將減少10%,從而會延緩熱泵所帶來的電力節約效益。
圖3.47:2020至2035年全球熱泵銷售與庫存量(按不同情景劃分)
2023年,全球熱泵銷量下降3%,這是在連續兩年兩位數增長后出現的新變化。但預計至2035年,在既定政策情景(STEPS)中,熱泵的市場份額將接近翻倍。
圖1.12:2023至2025年不同地區及不同情景下的清潔能源用電量
道路運輸業的電氣化以及利用氫能攻克“難以減排領域”,將推動在能源轉型目標下電力需求的進一步提升。
注:AE:發達經濟體;other EMDE:除中國和印度以外的其他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熱泵的電力需求主要是指建筑物用于空間供暖的電力消耗。氫能生產的電力需求包括工業和煉油廠等場所的現場制氫電力需求。
前行之路:攜手創新,共筑未來
國際能源署(IEA)的熱泵技術合作計劃,依托國際合作伙伴網絡,引領熱泵行業邁向嶄新篇章。該計劃聯合科研人員、制造商及政策決策者,致力于將最新的熱泵技術融入全球能源戰略版圖。這一合作模式,讓熱泵技術始終走在清潔能源轉型的最前沿,為各國實現氣候目標提供有力支撐,同時保障了能源的經濟性與可靠性。
憑借持續創新與全球協作,熱泵技術將成為構建世界可持續能源未來的堅實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