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樓宇科技:與能源戰略共舞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在實現“雙碳”目標的當下,能源結構的轉型一定是主戰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江億教授明確的指出,供熱電氣化一定是解決能源發展矛盾的主要路徑。高效、低碳、經濟,將主導這場能源戰略快速轉型的時間進程。5月11日,美的樓宇科技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共同“碳”尋城市熱生活,打造全場景綠色供熱解決方案,方案覆蓋場景包括樓盤配套、戶式供熱、小區及村莊供熱、區域能源站、農林牧漁、工業園區、商業綜合體等,推動供熱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的發展。
更高效:硬件提升能源效率轉化
在這場能源結構的轉變中,熱泵系統將大有所為,所有用熱的場景都值得用熱泵思維去重新構建。那么誰能夠擁有適應多場景的熱泵系統,滿足用戶的需求,誰就將在未來主導這個市場。
美的樓宇科技在熱泵領域積累了深厚的產研經驗,擁有完善的研發生產設施和成熟的項目經驗。面對風起云涌的熱泵市場,美的積極順應“清潔、舒適、創新、多元”的市場趨勢及暖通技術發展路線,加強磁懸浮熱泵、離心熱泵、螺桿熱泵、渦旋熱泵等產品在不同領域的推廣應用,結合市場特點和行業客戶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產品和技術研發。以豐富、完善、成熟、高效的熱泵產品矩陣,在工農生產、軌交基建、國內國外之間,打造碳中和園區、零碳車間、零碳產線等一系列低碳實踐項目,以高質量、高科技、高品質立足市場,也為“雙碳”目標加速實現貢獻美的力量。

美的樓宇科技水機產品公司研發總監駱名文表示,美的樓宇科技能夠為客戶提供的產品陣列就包含離心熱泵、磁懸浮熱泵、螺桿熱泵、渦旋熱泵等,覆蓋不同制熱量和能力段、多種熱源利用形式的熱泵產品,形成了全場景解決方案的護城河。自該理念提出以來,美的供熱解決方案持續成長,在不少領域落地。2022年美的在中國中央空調出口總額中占比為29%,位列第一,其中僅空氣源熱泵產品的出口就同比增長超過160%。
更低碳:場景需求轉化的無限可能
毋庸置疑,自2016年席卷北方的“煤改電”推廣以來,熱泵兩個字深入人心,并且在低碳、環境這兩方面看到了熱泵的價值。如何在現有的能源形式下做到更低碳,毫無疑問市場一定是從產品需求轉變為系統運維需求。

解決方案的創新,根本要考慮幫助場景解決怎樣的問題。以工業為例,其碳排放占據全社會總量的近60%,同時具有較高的能源成本敏感性,因此要從降本增效出發,通過合理的系統匹配,采用高溫螺桿熱泵、空氣源熱泵與節能控制系統的組合,同時可融合余熱回收系統。此外,針對工業場景有著較為復雜的運營管理,方案可結合美的自身研發的CPC智能控制系統,針對不同的溫度條件,可單獨或與低溫空氣源熱泵耦合運行,極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與工業截然不同的是,農牧漁場景碳排放尚未被列入重點監管行業,但多樣化的水質環境,對設備可靠性有著較高的要求。美的采用水側套管換熱器,集中排水、輪換化霜等措施,讓設備更加耐壓耐腐。例如,美的為農業場景打造的單熱烈焰系列實現了供暖/制熱水一機兩用,低溫耦合/高溫直供多種模式,在南北方均有較強的適應性。
此外,學校、度假村、醫院、洗浴中心等場景,不僅隨時有大量熱水需求,更對產品潔凈度、適應性有著極高的需求。美的直熱循環系列熱泵,實現增壓&循環泵二合一,不僅兼容南、北方氣溫條件,更具有多段定時定溫功能集中用水和隨時用水場景,滿足了大用水量、潔凈用水的需求。
即便是無熱力管網覆蓋、輸配管徑小、末端多元化的分布式集中供熱等特殊場景,美的也有相應對策,美的采取烈焰進行分布式集中供熱+智能管理APP+多元末端相集成的形式實現精準溫控。在諸如礦井等特殊環境,美的熱泵依舊有著發揮的空間,美的空氣源烈焰+空調箱組合方案,同時實現乏氣回收熱量,防爆的同時,保證設備高效節能。
更經濟:多能源運用的組合拳
技術能力不再成為企業與行業的發展阻力,美的樓宇科技也在不斷拓寬自己固有的優勢領域。2021年,美的樓宇科技研究院成立,并發布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基于iBUILDING打造的數字化底層能力,美的全系列熱泵產品不僅能實現多個城市配套場景的深度定制,還能實時監控能源、溫度數據,設備行為,供暖需求曲線,為用戶降本增效。
與供熱全場景解決方案同時發布的,還有全場景光儲熱柔解決方案。發布會上,美的樓宇科技數字化業務架構中心負責人王坐中表示,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已孵化出多個樓宇減碳方式,其中即包括光儲熱柔。以iBUILDING數字化平臺為底座,從建筑出發,重新定義著建筑樓宇的未來能力,通過暖通空調的建筑負荷感知與預測技術,系統可以精準進行預冷預熱控制,提高使用舒適度,同時實現光伏-儲能-熱泵/空調等用能設施耦合控制。

光伏、熱泵、儲能不是簡單的產品組合,而是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1+1+1>3的解決方案。如果說“柔性控制”是這套解決方案的核心競爭力,那對于終端用戶,它又能帶來怎樣的價值?對此,美的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一是增加綠電的消納,達到整體綠色低碳;二是實現綠色低碳的運維;三是降低終端業主的運營成本,提高運維效率。在上述場景的基礎上,基于iBUILDING的柔性控制,也在由此及彼,由近及遠,走向了虛擬電廠,走向更多的領域,實時負荷全面在線監測,及時進行需求響應,助推國家用電側改革。
在王坐中看來,眼下,光儲熱柔的推廣已經擁有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在我國能源管理體制改革下,電、水、氣、熱(冷)等不同品類由分散管理轉向相對集中的統一的管理已是重要趨勢,未來,建筑能源生產、消費的邊界逐漸模糊,新的建筑能源系統重新定義著建筑的減碳方式。
回顧以往,由產品到全場景解決方案,美的在供熱產業近幾年的足跡,佐證了美的產業藍圖的構建路線圖。可以肯定的是,為用戶帶來高效、低碳、經濟的舒適空間,美的的探索不會止步,也將重新定義建筑簡單的新方式。
- 下一篇: 丹佛斯:在中國,為全球
- 上一篇: 江蘇省首個地源熱泵糧食電烘干項目正式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