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樓宇系統沒有“路人甲”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毫無疑問,在一套完整的智慧樓宇系統中,控制系統是當仁不讓的“主角”,其也讓中央空調系統、新風系統、照明系統、消防系統等眾多“配角”實現了有效串聯。而其中的每一個系統,除了核心設備之外,也離不開一些核心配件作為系統的支撐。因為智慧樓宇的實現,不僅需要全系統的高效協同,更需要每一個核心部件主導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貢獻其應有的價值,甚至一套高效的智慧樓宇系統只有通過這些最“基層”的配件才能完整兌現“智慧”的價值。
配件不是配角
“智慧樓宇”包含了多種系統形式,其中能耗最高的當數中央空調系統,在“智慧樓宇”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讓中央空調系統的使用更智能,同時對系統數據進行實時監測,預防系統故障;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系統節能化發展,根據實際應用場景智能化管理,減少非必要的能源使用。作為中央空調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諸如管道、閥件、冷卻塔、水泵等,也在“智慧樓宇”進程下完成各自的進階。
“智慧樓宇”是整體的概念,正如面是由無數個點所組成,“智慧樓宇”也是由樓宇內部無數個“智慧”組件共同融合而成。在一套智慧暖通系統中,冷卻塔、水泵、閥件等,都是“智慧”組件的代表。“智慧樓宇”的本質,是智能化管理樓宇中的各種系統,而系統是一個整體,其本身不具備智慧,可以操控的是主機產品以及內部具備可遠程操控能力的輔材配件,從而實現對該套系統的控制。
不可忽視的智慧配件
即便是專業的配件品牌,要參與“智慧樓宇”也需要競爭上崗。而考驗的依據就在于產品的“智慧”化程度以及與“智慧樓宇”的契合度。實際上在競爭上崗的過程中,也是品牌完成產品進階的過程,技術水平的提升為品牌創造了差異化競爭優勢和技術壁壘,為下一輪市場競爭“高筑墻、廣積糧”。當然,由于輔材配件種類繁多,不同的輔材配件也走向了不同的路徑,可操控的配件正越發智慧化,而無法操控的配件也在遴選出最合適的材料。
如果將控制系統稱為“智慧樓宇”的大腦,那么諸如冷卻塔、閥件、水泵等就是神經中樞,驅動相關設備遵從控制系統的指示行動。而這樣的功能性,意味著相關輔材設備需要從過去的保障使用,向具備“智慧”可以讀取并執行指令發展。近年來,相關閥件品牌基于嵌入式軟件、傳感技術、智能算法、流體模擬計算等技術,結合傳感器、智能控制器、執行器和調節閥等產品,不斷推出智能化操作的智慧閥門裝置。而冷卻塔品牌以及風機品牌也在推陳出新,基于水量平衡模型、速率模型、麥克爾焓差法等理論與工具設計冷卻塔智慧運行系統,不僅降低風機和冷卻塔的能耗,更強化了出水溫度控制精度,便于系統控制。以威樂為代表的專業水泵品牌也推出了WiloCare遠程監控云服務,這也是威樂數字化服務策略落地的重要一步,在為大客戶提供增值服務的同時,可以更好地融入“智慧樓宇”。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系統內部輔材配件的智能化程度提高,開放性、穩定性也得到改善,數據標準正走向統一。“智慧樓宇”雖然在快速發展,但各系統之間數據標準不一,互為信息“孤島”,開放性不高,缺少統一的集中管理平臺和跨系統聯動協同一直是當下“智慧樓宇”推進的痛點所在。所以,解決系統開放性以及數據一致問題是“智慧樓宇”必須要邁過的關卡,而在此之前,首先要解決系統內部組建的協同問題。顯然,輔材配件智慧化正是基于當下數字化發展以及“智慧樓宇”衍生所出,因此在智慧化的過程中,各輔材配件的數據在走向統一,開放程度也日趨提升。
而對于不存在控制功能的輔材配件,怎樣的材質更為合適則成為了向“智慧樓宇”發展的重要方向。以管道為例,管道堵塞將會影響到“智慧樓宇”的正常運行以及暖通空調系統的運營效率。可用于樓宇建筑的管道材料選擇多樣,就目前而言,PPR管道對于15層以下的 “智慧樓宇”兼具了保障使用、環保和控制成本的功效,但考慮到材質本身的承壓能力,15層以上的建筑依然只能采用鋼管、銅管等具備承壓能力但價格昂貴的材質。所以對于管道品牌而言,也在積極嘗試更好地融入“智慧樓宇”,提升管道的承壓能力或者耐腐蝕能力,與水泵品牌合作參與到智慧樓宇系統之中。
“智慧樓宇”是一個整體,實現智慧不僅需要依靠內部所有系統的協同,而每個系統也同樣需要內部各個配件之間的協同,缺一不可,尤其是一些核心配件的智慧化程度對于整套智慧樓宇系統可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依必安派特智能樓宇解決方案
依必安派特智能樓宇自動化系統,無需更改建筑現有設備結構,僅通過安裝無線通信設備,就能讓樓宇所有者和管理者對多個樓宇同時進行遠程監控和管理,進而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及環境舒適度,同時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及運營管理成本,為整個建筑群重新定義“節能”。即插即用的硬件配合基于云端的軟件,使其可廣泛用于建筑管理、能源、自動化、農業等眾多領域。

威樂WiloCare
WiloCare是威樂WILO遠程監控云服務,它能夠幫助用戶對水泵的運行狀態進行遠程監控。用戶可以通過PC終端或手機APP遠程關注設備的運行情況,隨時掌控水泵“工作”的最新動態。這不僅解決了客戶因頻繁進入泵房所飽受的噪音困擾,而且還能更加智能和準確地了解現場設備的運行狀況。無論身處何方,都能掌握這些水泵的“一手資料”。

威樂智慧樓宇案例
上海虹橋國際機場T1航站樓能源中心在該能源中心里,共有35臺威樂WILO的大功率臥式雙吸泵和配套的控制系統。基礎設施的平穩運行離不開工作人員定期的檢查與維護,水泵也不例外。在傳統的售后服務流程中,定期派人到泵房進行數據監測和故障排查必不可少,這造成了人力物力成本的大幅增加。對此,威樂集團(WILO SE)創新研發了水泵維護保養數字化解決方案——WiloCare遠程監控云服務。

- 下一篇: 強強聯合,海信中央空調鎮江德沃店盛大開業
- 上一篇: 多維度解讀智慧樓宇時代下的暖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