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行業的碳中和之路
發表于: 來自:橙子橙控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建筑總能耗也在不斷升高,尤其是對于空調暖通系統的需求。暖通行業涉及的領域不是很大,但對節能減排的作用卻是不可被忽視的。根據建筑碳排放來源統計顯示,暖通空調系統能耗占建筑總能耗的50%以上,約占社會總能耗20%以上。

細分到制冷空調行業,根據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我國擁有制冷空調企業近1200家,其工業總產值約6700億元人民幣,工商用制冷空調行業約3400億元。
隨著全社會“雙碳”目標的推進,國家的能源結構和供給方式必然發生變化,行業推進“雙碳”目標的實現,首先要適應這種能源結構的調整變化。一方面要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等清潔能源的利用使用,如太陽能、余熱廢熱、空氣源熱泵、天然冷源等;另一方面,對使用清潔能源制取的冷量和熱量,應從冷熱兩端加以全面利用,同時結合儲能技術開發,解決清潔能源生產的不穩定性問題。
01、大力推進清潔能源高效利用

太陽能、風能等是大自然提供的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最清潔的能源,未來的產業發展中,要充分考慮制冷空調設備引入和利用清潔能源的問題,創新應用方法和手段,實現低碳發展目標。
研究太陽能和制冷設備的多種有機結合和利用方式,大幅度地提高太陽能的利用效率也是清潔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行業內已經開發出太陽能光伏直驅的空調(熱泵)系統并成功應用在多種場合。降低太陽能空調的初始投資成本和發展太陽能復合建筑供能系統,提升太陽能的利用效率,是未來太陽能在制冷空調行業應用的主要方向。
02、余熱(冷)、廢熱利用
我國余熱資源非常豐富,提升利用潛力巨大,對于實現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在冶金、化工機械、電力等各種工業生產過程中,往往伴生大量余熱資源。據相關機構測算,這些資源可換算成約6億噸標準煤。采用不同的制冷或熱泵技術對各種余熱、廢熱熱源進行充分地回收再利用,將可為國家節約大量能源資源。
近年來,新型余熱回收再利用技術不斷涌現,如余熱有機朗肯循環(ORC)發電技術、超高溫熱泵技術、噴射器余熱發電、冷(熱)電聯供技術等。民用領域,在制冷空調系統內加裝熱(冷)回收裝置,將制冷空調循環系統余熱(冷)回收再利用,可以充分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率。
03、熱泵技術推廣
熱泵技術通過提取環境介質、余熱資源中的低品位能量,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熱能,具有較大的節能利用價值。熱泵每消耗一份能量,可以獲得一倍甚至數倍的熱量,大幅度地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種高效節能的產品。
空氣源、水源、地源、余熱、廢熱等都可能成為熱泵能量的來源。空氣源熱泵是近年來“煤改電”應用的主要形式之一,為國家的霧霾治理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據有關數據,目前全國公共建筑存量近150億平方米,公共建筑能耗3.6億噸標煤。按廣義空調系統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計,則通過利用熱泵技術解決公共建筑供熱系統的化石能源替代,減排效益將是巨大的。
在未來“雙碳”目標驅動的大背景下,熱泵技術作為化石能源替代的主要手段之一,必將迎來更大廣闊的發展機遇和市場應用空間,做好不同應用場合的功能匹配與應用技術開發將是需要關注的發展方向。
04、天然冷源利用
近年來,隨著能源短缺問題的加劇,自然冷源在制冷空調行業得到越來越多地應用。
在合適的季節里,通過引入自然新風可以較為顯著地降低建筑物空調系統能耗。近年來,數據中心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信的普及而得到蓬勃發展,數據中心空調系統需要全年不間斷運行,在冬季或其過渡季節等氣溫較低的環境下,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冷卻替代部分或全部的機械制冷為數據中心降溫冷卻,取得顯著的節能效果。
自然冷源利用受地區或者季節影響比較大,自然冷源如何跟使用側需求、機械制冷系統和負荷之間優化匹配是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05、為清潔能源生產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務
“雙碳”目標將帶來清潔能源生產設施建設高潮。清潔能源生產建設離不開制冷空調設備的服務保障,將形成新的巨大市場。清潔能源設施工作環境復雜多樣,對配套的制冷空調設備提出更高技術和質量要求。針對風電、光電、核電、水電、儲能等不同新能源生產技術要求,研究和開發適用的專有技術和產品,將會贏得更多的市場發展空間。
電池儲能技術的發展帶動了熱管理技術開發的需求,包括儲能電站的熱管理、電動汽車的熱管理,也都是未來行業技術開發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