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調系統必須關注的5大節能措施
發表于: 來自:泛能圈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建筑物在采暖、通風、空調、照明、電器和熱水供應等需求方面的能耗。暖通空調系統能耗作為建筑能耗的主要構成部分,占比達30%~50%。并且,根據統計,暖通空調能耗的1/3都是被白白浪費掉。

因此,有效地提高暖通空調利用率,降低總能耗,是建筑實現節能環保的重要途徑,也是打造低碳/零碳建筑的關鍵所在。今天與大家分享暖通空調有效節能的5大措施。
控制輸送系統的能耗
通風空調工作、運轉過程中,風機與水泵能夠損耗掉一定的能量,例如電能。必須積極控制電能損耗,實際的方法和途徑為:擴大供水、回水的溫度差;選擇低流速流體,能夠達到節能的目標,同時也能有效確保水力工程的穩定性和減少噪聲污染;提升輸配系統的效率;選擇變風量系統,憑借調節送風量來科學調節各個室內的溫度與濕度。
冷熱源節能控制
對于空調系統來說,冷熱源系統是主要的能耗系統,必須科學優選冷熱源系統,從而達到節能環保的目標。一般來說,空調系統會選擇以下三類冷熱源模式,分別為:水冷冷水機組與鍋爐、熱泵、溴化鋰吸收式與鍋爐。夏天,氣溫較高,選擇水冷冷水機組發揮制冷功效,相反,冬天氣溫較低則應選擇鍋爐系統。水冷冷水機組運轉中要損耗大量的電能,而且能效比相對較高,達到3.7-5。
采用變頻技術
根據空調控制系統的性質與特征,現代電子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展,變頻器被更加深入、廣泛地利用,可以將變頻技術運用到空調系統中,發揮節能的功效,各類冷水機組都配置相對科學、健全的自動控制調節設備,從而確保其根據負荷的大小進行動態調節自身的運轉模式,達到高效工作、高效運轉的效果。變頻技術能用在多個空調系統中,例如:空調機組、末端設備、水泵等等,而且經過實踐證明,這些設備的使用能夠有效控制能量損耗達30%。
應用可再生能源
地源熱泵:近年來,人們逐新認識到地源熱泵的使用價值,貝主要是利用地下淺層的地熱資源,采用電能等高位能源,使低溫位能轉移到高溫位能,不僅可制冷也可以供熱,具有節能、高效的特點。
太陽能:暖通空調系統利用太陽能可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主動式建筑太陽能系統設計比較復雜,還需設置電力輔助能源,施工造價相對較高,由儲熱器、泵、風機、太陽能發電設施等組成采暖降溫系統;被動式太陽能利用系統結構比較簡單,不需要設置其它輔助能源,通過正確處理建筑構件和合理布置建筑方位,采用自然熱交換形式,實現太陽能資源利用。
另外,建筑暖通空調系統可利用光伏建材、集熱板等技術,合理設計太陽能集熱墻,提高太陽能利用率。
應用數字化智能控制系統
暖通空調系統應用數字化智能控制技術,滿足建筑室內濕度、溫度的控制要求,且減少暖通空調的熱量損耗。近年來,數字技術、人工智能和電子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暖通空調系統節能設計在硬件、軟件等方面有了較大成就。
例如,在暖通空調系統中設計中央監控軟件,實時監控空調系統運行,分析暖通空調地運行情況,自動調節溫濕度,通過在線監測系統,控制暖通空調新風量,不儀可以改善建筑室內環境,也可發揮節能作用。
另外,中央控制系統和數智化監測系統,可結合建筑室內的熱濕負荷和外界氣候條件,在確保暖通空調基本運行性能的基礎上,采用最節能的處理方法和最佳的濕度和溫度控制方式,使暖通空調系統實現智能化運行,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
以上措施,是對暖通空調進行節能的多種探索。我們可以看出,在硬件能耗水平相對固定的情況下,采用數字控制技術,將成為建筑行業提高暖通空調節能水平的一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