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中小項目市場為什么成為了商用采暖的新高地?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相比于北方戶式采暖市場的步步為營,空氣源熱泵商用采暖雖然最近幾年來始終保持著穩定的發展態勢,但整體市場活躍度偏弱。實際上,可以看到,整個商用熱泵采暖市場在近年來出現了兩個現象,一方面大型工程項目銳減,一方面則是小型項目明顯增多,一方面,商用采暖市場不斷向北突進,商用采暖市場在潛移默化中向更為全面的維度發展。
眾多的市場參與者對于2022年的市場并不持樂觀態度,疫情對于工程市場的影響遠比想象中的更為明顯。項目延期、取消,甲方資金短缺從而導致預算的大幅下降,這些都拖慢了整個商用采暖市場的正常步伐。某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的庫存基本已經售罄,目前的項目都是新生產的機器,這個節奏相比以往要慢了很多。從發貨情況來看,相比以往成車運送的情況,現在的散單湊成一車也成為了常態。這也說明了大項目的減少以及小型采暖項目在市場中的普及。”

中小型項目的增加與戶式采暖市場的發展功不可沒,隨著零售渠道的不斷加深,經銷商也會觸及到更多的用戶,隨之而來的則是更多的信息,這就促成了很多中小型項目合作的契機。而且相比于引人注目的大型項目,這些在市場中的小型項目數量更多,幾臺常規匹數機器就能滿足小項目的完成。它們更加具備隱蔽性,金額涉及不高,絕大多數情況下回款也較為順利。
也正是由于中小型項目信息多,這也讓與企業進行合作的對象變得極為多元化,某企業舉例,“對于廠家來說,考慮到專業性與售后問題,我們還是希望在當地與專業工程商進行合作。但是現在的項目信息非常多,往往和我們實現合作的并不是專業的工程商,反而是做綠化的,做城市建設,甚至是修公路的,他們由于工作特性會接觸到很多項目信息,信息準確而且具有隱蔽性,成功率會更高。”而規模較大的熱力公司,往往并不是熱泵企業的重要攻關目標。他們認為,大多數的熱力公司并不會以空氣源熱泵為主,只是將其作為一個輔助能源版塊,只有熱力不足的情況下才會選擇空氣源熱泵,并且最終留給熱泵企業的利潤極其有限,這顯然無法吊起企業的胃口。

商用熱泵采暖項目市場的競爭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而也顯得更加激烈,而且其中的參與企業眾多,空調企業,熱泵企業,熱能企業以及其他通過OEM入局的品牌都在搶奪市場的蛋糕,往往項目最終的實際報價早已經偏離了正常的節奏,并不是按照自身的情況進行合理的估價,而是選擇比對方直接比便宜的風格,如此以往,價格不斷下行早已經不可逆。“總體來說,頭部品牌價格較高,他們通過品牌也的確實現了一定的溢價,反而是中小型品牌毫無下限。就目前的市場環境來看,很多甲方對于產品的選擇態度也最終造成了價格的下行,他們往往不看綜合方案,只看最終價格。”這是來自于一位從業者的內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