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首張【中央空調高效機房能效等級證書】誕生
發表于: 來自:暖通空調制冷能效能力評定辦公室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我國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約102億噸,空調制冷排碳量約占總碳排放量的10%,已超過交通運輸的排碳量(約占7.5%)。實施空調系統節能減排工作,是實現雙碳戰略目標的重要環節。
高效空調能夠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與碳排放,該理念最早來自于新加坡等一些對節能要求較高的國家和地區,我國早年開始在廣東實施一些實驗性項目。隨著雙碳戰略的推進,高效機房的整體策劃與實施被業內和業主所認可,國內社會對高效機房的關注度逐步提高。
高效機房作為一種較新的產品,一直缺少行業標準對高效空調系統進行認定。經過三年的調研與編制,第一部全國性空調系統能效的標準(T/DZJN 78-2022)由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以下簡稱協會)在2022年1月完成編制,并于4月1日正式實施。

按照本標準,系統能效等級分為5級,1級最高,5級最低。達到1級與2級能效等級的均為高效機房,3級為合格,低于3級需要進行節能整改。

協會與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進行合作,于今年5月對河南信陽信合萬達廣場項目進行了我國第一個中央空調項目機房能效的評定,并完成了該項目的全年效率預認證。經過評定,該項目被認證為一級能效,全年制冷能效為5.8(預認證)。

協會在8月2日中國制冷展期間,舉行了項目能效標識授牌儀式,向該系統的責任主體“浙江中天智匯安裝工程有限公司”進行了授牌。

暖通行業是一門實踐性學科,需要依據項目實際運行數據進行調整。但是傳統空調系統的設計、采購、施工、運維等多個板塊各成體系、相互脫節,缺少系統性的整合,造成沒有一個真正的責任主體對空調系統效果及能耗指標負責。
河南信陽信合萬達廣場高效機房項目,是傳統工程管理體系的一個嘗試,通過設置能效責任主體單位,從項目設計階段開始介入,負責項目的設備采購指導、現場施工、系統調試運維,一直到系統正常運行三年,全過程技術服務,確保系統運行能效。


后續,協會將繼續與河南省建筑科學研究院對該項目持續進行能效數據監測,待取得一年完整數據后,正式進行項目的能效等級認證。
《集中空調制冷機房系統能效等級及限定值》的實施,填補了我國空調系統能效評定的空白,為我國節能減排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