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衛知識產權,暖通企業共同的行動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世界知識產權日,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于2001年4月26日設立,目的是在世界范圍內樹立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和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營造鼓勵知識創新的法律環境。
構建公正、健康消費環境,嚴厲打擊各種侵權行為,暖通企業也一直在行動,走上漫漫維權路,不懈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告訴你一個事實,一個企業6年收入9000萬,卻要賠出去1500萬!你信還是不信?!
4月21日下午,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對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樂中國”)訴威樂水泵(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威樂上海”)侵害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做出二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結果,判令威樂上海公司停止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行為,變更企業名稱,在《法治日報》刊登消除影響的聲明,賠償威樂中國經濟損失1,500萬及為維權支出的合理費用10萬。
通俗的說,這個案件事實就是威樂上海“傍大款”行為,在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與威樂中國注冊商標近似的標識構成,導致相關公眾的混淆,侵害了威樂中國商標權。

顯然,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懲治力度是對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充分保護,是為了著力維護規范的市場環境,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氛圍。
不僅是品牌、產品,任何一種“傍大款”的行為都是一種偷竊和盜竊,而其本質是只追求短期的獲利。這種企業的經營理念無論是對于經銷商,還是對于用戶,都沒有一絲的責任與擔當,那么你應該選擇是沆瀣一氣,狼狽為奸,謀取不正當的利益,還是維護法律,維護用戶利益的呢?這其實正是企業價值觀的選擇,而這也往往決定了企業在具體的經營中的行為。用戶的眼睛是雪亮的,身體是最誠實的選擇,而且紙里包不住火,因果報應亦是如此。

就在不久前,就在我們身邊,圍繞著“綠羽”商標,又是一起活生生的案例。但不同于“威樂”,到底誰可以使用“綠羽”都還沒有得到法院的判決,現在我們也談不上孰是孰非,但“綠羽”是怎么在行業中做起來的,我相信大家自己心里都清清楚楚。
一個品牌、一個商標、一項技術、一個產品的背后,是企業價值觀的體現,能模仿,能抄襲,但真正能拿到的絕不是眼睛可以看得見的,看不見的其實才是最核心的,也是最重要的。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