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因地制宜熱泵采暖,鄭州模式、開封模式、鶴壁模式、新鄉模式取得實效
發表于: 來自:財政部河南監管局
近期,河南監管局對鄭州、開封、鶴壁、新鄉等清潔取暖試點城市開展調研。調研顯示,試點城市因地制宜,創新模式,積極推進清潔取暖工程,累計投入資金461.4億元,其中財政資金142.3億元、社會資本319.1億元,完成熱源改造34072.15萬平方米、183.47萬戶。清潔取暖取得明顯進展,城鄉居民用能條件和居住環境有效改善,空氣質量顯著提升。

鄭州模式。鄭州市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居民可承受”的原則,把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建設作為全市重大民生實事,聚焦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積極推進試點城市建設各項工作。試點城市建設以來,項目采取“雙替代”、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配套管網改造、區域集中供熱、可再生能源供暖、熱源改造、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項目等7條技術路線,形成了“三提升,兩清,一引領”的清潔取暖建設“鄭州模式”。全年節約14.8萬噸標準煤,減少38.79萬噸二氧化碳排放, PM2.5平均濃度下降超過目標值236%,為保衛鄭州藍天白云做出了突出貢獻。
開封模式。開封市不斷完善配套政策,保障能源供給,強化資金支持。試點城市建設以來,開封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域禁煤,探索出了“全域禁煤+清潔取暖”的“開封模式”。開封市共拆改燃煤鍋爐104臺,減少排放二氧化碳483.56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1.42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1.24萬噸,減少排放粉塵污染14.91萬噸。2019-2020年秋冬季,開封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1.6%,比目標值6%超出15.6個百分點;實際重污染天數18天,同比減少15天,空氣質量逐年改善,取得了顯著的環境效益。
鶴壁模式。鶴壁市作為首批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按照“企業為主、政府推動、技術創新、居民可承受、運營可持續”的發展戰略,形成了“一個中心發力,兩側同步改造、三個基本原則,四條鶴壁經驗、五類保障機制”的清潔取暖“鶴壁模式”,被授予“北方農村清潔取暖典型模式示范基地”,打造了全國標桿。試點城市建設以來,鶴壁市大力發展超低排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發展集中供熱面積999萬平方米;加快推進農村燃氣普及工程,新接通行政村98個;全面開展城鄉建筑能效提升改造,完成改造近50萬平方米;扎實做好農村地區電網改造,改造農村電網60個。鶴壁市每年減排二氧化碳129.6萬噸、二氧化硫0.2萬噸、氮氧化物0.05萬噸,為大氣污染防治做出重要貢獻。
新鄉模式。新鄉市把冬季清潔取暖工作列為全市重大民生實事,以“四個三”即圍繞“三區域”、突出“三結合”、實施“三步走”、打造“三示范”為工作總綱領,探索形成了可復制推廣的“多能互補、兩端發力、城鄉統籌”的清潔取暖“新鄉模式”。試點城市建設以來,新鄉市新增清潔取暖面積7188.1萬平方米,涉及居民63.23萬戶。在建筑能效提升方面,新鄉市新建建筑全面執行居住建筑75%和公共建筑65%節能標準,并實施了1442.64萬平方米的既有建筑能效提升工程,全面完成生態環境部關于“2+26”城市年度PM2.5空氣質量目標,人民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進一步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