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建筑產能新時代:中國建研院光電示范建筑正式落成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年12月15日,中國建研院光電示范建筑正式落成。該建筑是建筑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取得的研究成果,是建筑由用能邁向產能的創新實踐。

當日,中國建研院光電建筑技術研討會同期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中國建筑業協會會長齊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建筑節能處處長林嵐嵐,北京市住建委建筑節能與建筑材料管理處處長薛軍,中國建筑學會理事長修龍,中國建筑節能協會副會長倪江波,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李寶山,中國綠色建筑與節能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王有為,中國建筑集團原總工程師毛志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與產業化發展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幼農,中國建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俊,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許杰峰,環能科技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偉,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趙建平及中國綠發集團、中海集團、日出東方、高力特、格力電器、龍焱科技、中創碳投、四季沐歌、中建三局等合作企業的相關領導、專家出席了會議。會議由許杰峰總經理主持。

王俊董事長對與會領導和嘉賓的到來表示感謝,他表示,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推動能源結構轉型是整個建筑業的責任,也是中國建研院的職責與使命。中國建研院作為我國最早開展建筑節能、綠色、低碳技術研究的單位之一,從我國首座近零能耗建筑開始、到完成全尺寸未來建筑實驗室,再到光電示范建筑的落成,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創新性科技成果,為我國建筑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齊驥會長對光電建筑正式落成表示祝賀,指出建筑綠色化、低碳化不僅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更是國家宏觀戰略對建筑業提出的新要求,建筑節能作為綠色建造的重要方面,未來要在降低能耗的基礎上,進一步推動光伏技術應用。中國建研院作為全國建筑領域科技研發的領頭羊,率先完成了光電示范建筑,未來希望中國建研院在綠色建筑、綠色建造技術等方面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光電示范建筑項目負責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徐偉董事長對光電示范建筑的設計與技術路徑進行了講解。他指出該示范建筑是基于建筑節能和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實現凈零能耗、凈零碳排放與產能目標的建筑能源系統綜合實驗平臺,突顯建筑光伏新融合,領引零碳技術新方向,是建筑由用能邁向產能的創新實踐。

修龍理事長、倪江波副會長、李寶山副理事長、王有為主任等領導分別致辭,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世江也通過賀電的形式表示對光電示范建筑的落成表示祝賀,希望今后中國建研院在對推動建筑行業能源革命,實現簡約低碳,實現多種可再生能源高效、有機結合,推動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出更多、更大貢獻,由引領到帶動,再到驅動行業發展。


中國建研院將始終以促進我國建設事業科技進步為己任,聚焦建筑行業科技創新,不斷探索建筑技術新方向,為推動我國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

中國建研院光電示范建筑介紹:
展望未來,更高節能性能、更高可再生能源比例是建筑領域邁向零碳的必然選擇。中國建研院光電示范建筑是基于建筑節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多年來取得的研究成果,打造的集科研、展示、體驗等功能于一體的建筑環境與能源系統綜合實驗平臺,是建筑零碳技術的創新實踐。
示范建筑為既有辦公建筑,建筑面積3000余平方米,以建筑與光伏深度融合、凈零能耗、凈零碳排放為目標,從傳承歷史文化、展現現代綠色技術的設計理念出發,將建筑與光伏有機融合,開展多類型建筑光伏一體化技術綜合實驗,探索光儲直柔新技術,示范太陽能零碳建筑技術路徑。
示范建筑光伏系統總裝機容量235kWp(1500m2),設置不同朝向、不同立面光伏發電系統,開展晶硅與薄膜組件發電性能對比實驗、不同朝向、安裝傾角下光伏和建筑結合的發電性能、大氣自然降塵降水條件下發電性能等研究。建成光儲直柔示范區,集成光伏發電、儲能蓄電、直流供電、柔性用電,實現光伏產能優先本地消納,多余產能為周邊建筑和電動汽車靈活供電,提高供用電協調性及光伏減碳貢獻率。預計建成后示范建筑可實現單位建筑面積年產能量67千瓦時,凈產能量可達20%,在同類建筑中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實現凈零能耗和凈零碳排放,引領建筑從用能邁向產能,助力城市綠色低碳新發展。


- 下一篇: 三星中央空調開啟“關懷計劃”活動
- 上一篇: 2025年綠色環保產值達11萬億,熱泵將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