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完美質量?董明珠:把產品像藝術品一樣打造
發表于: 來自:格力
隨著互聯網浪潮的涌起,消費者被賦予了更大的話語權。曾經需要靠口耳相傳才能做起來的招牌,如今只需要一個推薦、幾個贊,就能搖身變成大牌。然而,再多的點贊和推薦,如果沒有產品質量的支撐,也只是空中樓閣、搖搖欲墜。

這一點,董明珠看的比誰都清楚。
早在2014年,董明珠就曾說過“如果沒有質量做支撐,營銷就是行騙”。她知道,只有做好產品,對外營銷才有底氣。這種工匠精神,也是支撐格力一直堅持技術研發、嚴格管理產品質量的信念。
9月16日,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中國質量大會在杭州召開,董明珠憑借在質量管理領域的突出貢獻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成為廣東質量領域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而早在2018年的第三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典禮上,格力電器便捧回中國質量獎“獎牌”。現如今,格力已經成為了精品、品質的代名詞,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
如何才能讓每一位消費者都用上優質產品?董明珠說,“要把產品像藝術品一樣打造。”簡單的一句話12個字,成為了所有格力人奮斗的目標。產品是流水線上作業,不需要多余的情感付出,但藝術品卻是傾注了藝術家才能和情感的心血。要像藝術品一樣去打造產品,讓格力的產品不只是產品,更是充滿人文關懷的藝術品,這無疑是對產品工藝和質量把控的巨大挑戰。
于是董明珠提出,要將產品打造成藝術品,必須以完美質量管理模式為支撐。完美質量管理模式以振興中國制造為使命、以完美質量為終極目標、通過顧客需求引領,獨創“質量技術創新循環D-CTFP”和“質量預防五步法”,解決了制約企業質量水平持續提升的關鍵問題。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四縱五橫、有機結合、系統集成、創新驅動”。其中“五橫”是指模式中五個重點優化的要素,包括目標管理系統、技術系統、組織系統、標準系統和信息系統。“四縱”是進行集成應用創新的四個主要價值創造過程。
這個標準的制定,意味著從工藝設計到產品制作,再到品質的把關,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益求精、以追求完美質量為基本原則。格力全能王二代完全無縫面板的設計和研發過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按照原設計,空調機身和導風板之間存在0.8mm的工藝接縫就已經符合了同行業國際標準。但在“較真”的董明珠看來,打造與別人不一致的、比別人更好的產品才能稱之為精品,于是她提出要將縫隙降至0.3mm。這個近乎完美的標準讓整個研發小組都倍感壓力,從1mm降至0.3mm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條縫隙背后牽動著一系列的技術升級,甚至要推翻原有工藝,對電子控制程序、模具精度、裝配要求、檢測標準等方面都是嚴苛的考驗。

格力研發隊伍根據要求花了近4個月,艱難地完成了技術攻關。但為了實現從產品到藝術品的轉化,精益求精,又提出把導風板的支撐連桿直接去掉。這在空調設計理念中根本無章可循,甚至可稱為不可能的任務。在研發團隊反復試驗,一點點突破,最終將其升級為一款真正無縫的完美空調,精品也就此塑成。

不僅如此,2015年推出的“畫時代”空調更打破了同質化的家電市場,充滿人文情懷的“藝術產品”帶給消費者超乎想象的驚喜。“畫時代”空調突破了工藝局限,結合格力多項先進技術,把空調做成一幅畫,讓家電變成藝術品。空調不再是“冷冰冰”的模樣,將極致審美與精細工藝高度結合,真正做到了“把產品打造成藝術品”。正是這種對“完美質量”不懈的堅持,才讓格力出品,必是精品。
董明珠曾說:“家電制造業必須花費大量精力甚至十幾年的時間,才能打牢根基,構筑堅實的工業大廈。”比起機會主義、利潤至上的商業精神,耐得住寂寞、打造完美質量的“工業精神”更有未來。品牌價值并不是靠天花亂墜的吹噓就可以傳遞給消費者的,相反,質量無憂的產品和體現人文關懷的設計才是真正能夠打動消費者的地方。在未來,格力也將堅守質量陣地,體察消費者需求和品位,引領家電行業的“文藝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