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的局,怎么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2021年的中央空調市場,“缺貨”是個異常火熱的詞匯。在缺貨的背后,原材料漲價成為關注的重點。在各制造企業的漲價通知、缺貨通知中,無一不將原材料漲價作為“罪魁禍首”。在原材料漲價該為中央空調的缺貨“背鍋”已經蓋棺定論之時,芯片短缺以及短缺的緊迫性似乎從缺貨現象中“隱身”了。但事實上,由于芯片行業供給不穩定,部分暖通空調的產能現狀十分嚴峻。并且,芯片短缺對暖通行業未來的影響可能要比想象中的更加緊迫。
芯片緊缺讓制造“寸步難行”
市場缺貨現象的背后是供不應求,供貨速度受到生產端的影響。疫情、原材料漲價、缺人缺料是制造企業工廠“缺貨”,以及供貨速度受到影響的“看得見”的原因。其實,大多制造企業都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原材料漲價對于品牌有一定的影響,但通過合理規劃產能、成本的控制消化、囤積期貨來維穩價格等都可以緩解漲價帶來的沖擊和震蕩。而芯片,不行。
自芯片被發明出來以后,半導體產業運轉了半個多世紀。在這半個多世紀以來,半導體產業并非不堪一擊,相反,產業整體運轉良好,并沒有出現過大缺貨的情況。而由于全球供應鏈被疫情擾動、國際經濟貿易形勢,國際芯片的供給不穩定,國產芯片市場不成熟,影響了汽車、手機等眾多消費電子產業,暖通空調產業自然無法幸免。某國產頭部制造企業表示,芯片短缺對于暖通空調行業的影響是必然的、緊迫的,對整個行業來說普遍都存在一定的影響。
相比于常態化的原材料價格波動,制造企業尚能通過保持現金流、控制成本、產品調價等等手段進行調控;芯片的短缺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是“有錢也解決不了”的“不可抗力”因素。一方面芯片對國外技術的依賴讓制造企業缺少自主性,另一方面中央空調眾多電子元器件也需要用到芯片,因此,芯片短缺,以及芯片短缺引起的電子元器件緊缺,都加大了制造企業的緊迫性。一位國產一線中央空調品牌負責人表示,品牌現有的產能僅僅是勉強維持,目前供貨的形勢還是很嚴峻的,主要體現在芯片和其他電子元器件,產能勉強還能跟得上,但是未來的形勢不好說。
對于芯片行業來說,相比手機、電腦、電視等大眾消費電子產品,中央空調領域的芯片應用只占據芯片行業權重很小一部分。全球市場芯片供給不穩定,國產芯片尚未成熟,內外夾擊,已經讓中央空調制造企業寸步難行。其實,中央空調行業中也存在自主生產芯片能力的企業,部分國產品牌早已在使用自己生產的芯片。但即便擁有生產芯片的能力,也無法緩解現狀。一方面,芯片在中央空調中應用廣泛,自有芯片的產量有限;另一方面,芯片對于控制系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廠家對芯片性能要求較高,供應商需要經過很嚴格的可靠性測試。并且,多數外資品牌的芯片生產都在國外進行,國外疫情導致產能下降,海關的檢查周期也更長。
某日系品牌表示,2021年品牌銷售額增長較少,原因是主要零部件依賴進口,而在海外疫情影響下,現在空調芯片供貨緊張,導致出貨受到影響。另一日系品牌持同一觀點,表示,原材料漲價對于品牌有影響卻并不怎么影響生產,但其自有的芯片是日本生產,產能下降,供貨緊張。芯片為何如此短缺?
芯片為何如此短缺?
這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都引發了一場大討論。芯片行業作為眾多產業鏈的上游,缺貨危機的爆發背景錯綜復雜,但危機的背后不難解讀出三點:在芯片短缺的背后,有一個關鍵詞匯——疫情。2020年初爆發的疫情,反反復復影響了全球的制造業,行至2021年,依然有部分地區的生產、辦公受到限制。一方面,疫情導致全球的制造工廠產能有所減少,工人們無法照常復崗。另一方面,疫情導致居家辦公、學習的場景越來越多,遠程技術不斷發展,于是對于電視、電腦、攝像頭、云計算的需求增加,這些領域的芯片訂單持續增加。對于暖通空調領域而言,在疫情之后,市場終端需求大量釋放,2020年停滯和積累的項目訂單逐步進入發貨期,訂單集中性爆發。更多的芯片需求遇上芯片產能減少,供給矛盾頻現。
除此之外,國際貿易形勢也深刻地影響了芯片的供應。華為芯片禁令,讓手機等消費電子廠家籠罩在制裁陰影下,頭部手機廠家開始囤積芯片,加緊向代工廠追加訂單,將產能全部擠占。
不僅如此,還導致中堅企業也加緊囤貨,做好儲備。于是市場的需求繼續大增,讓原本就緊張的產能更加緊張。其它領域的廠商跟風囤貨,導致在正常需求下增長了2-3成以上,造成產能全線加緊,消費級芯片全線緊張。
在芯片生產端,工廠也在對芯片的產能進行調整。在市場中,12寸晶圓技術更先進,對于代工廠商而言,收益率會更高。代工廠們都把產能慢慢地從8寸晶圓調整到了12寸晶圓,因為8寸晶圓主要用于28nm及以上工藝,12寸主要用于14nm及以下工藝。這導致了8寸晶圓產能緊張,而很多的汽車芯片、消費電子都是基于8寸晶圓的,讓8寸晶圓芯片供應不足。
如何不被芯片“卡脖子”?
終上所述,在芯片的眾多應用領域中,多個行業受到了芯片緊缺的持續沖擊,手機等消費電子產業首當其沖,被波及的不止中央空調產業鏈。一直默默無聞的芯片行業,因為極度短缺,卡起了各大應用領域的脖子。在制造端,芯片的作用舉足輕重。在華為芯片制裁事件中,讓各制造企業嘗到了被人扼住咽喉的滋味。要想不被“ 卡脖子”,中央空調制造企業也拿出了新的應對方案。
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芯片渠道,合理安排產能。多個受訪企業表示,工廠采購部門正在全世界范圍內尋找合適的芯片貨源,以應對未來的生產需要。有企業表示,目前部分訂單項目趕不及的,已經不接了。上述國產頭部制造企業表示,針對芯片短缺的問題,該企業在年前已與供應商積極溝通,協調資源,將缺貨影響降至最低。同時,為了消除后續的隱患,企業也實行了多個預防措施,增加芯片儲備量。
尋找合適的國產芯片供應商。一位品牌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對于芯片緊缺的措施是采用國產芯片。科技自主的路上,中國半導體產業一直在努力。由于芯片行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國家的政策支持和國際技術輸入一直是中國芯片先進制程的重要拉力,在發展過程中以各種方式來解決困境。另一行業頭部品牌表示,品牌也在嘗試使用國產芯片,雖然他們認為國產芯片目前與進口還是有很大差距,但是國產芯片未來應該是個趨勢。
少數國產品牌開啟芯片自產的時代。正如上文所說,中央空調行業中有少數具有自主生產芯片能力的企業,部分國產品牌已經使用上了自己生產的芯片。芯片遍布于中央空調各個部分,雖然規格繁多,架構不同,但其技術難度卻一致達到了苛刻的程度。雖然技術受限、研發投入高昂,但芯片的重要性與緊迫性都敦促著國產芯片加快追趕的腳步。
每一次危機,都是對產業鏈的一場壓力測試。在科技發展的路上,落后就要時刻不停的奔跑,當一片小小的芯片卡住了中央空調制造企業的“脖子”,產業鏈上下游的各環節都被撬動起來。掌握核心技術對于一個企業,甚至于一個經濟社會的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被稱為中央空調“心臟”的壓縮機,也曾是一個外資壟斷的領域,在國產品牌經歷了一系列的探索與實踐后,已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在市場形勢更為多變的今天,這種緊迫性或許是未來的新常態,這也告訴了我們,掌握核心科技技術,需要經歷漫長的探索之路。今天的種種危機與壓力,都會成為制造企業渡過難關的寶貴經驗。
- 下一篇: 江蘇:開展工業綠色低碳微電網建設,鼓勵工廠、園區發展高效熱泵
- 上一篇: 恒大事件,撩動了誰的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