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在現場×菁英面對面丨-16℃運行工況大揭秘,日立中央空調如何實現高效制熱
發表于: 來自:海信日立hiclub菁英俱樂部
新年后,《菁英面對面》與大家再度重逢。這次,我們與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的魏慶芃老師創建的“魏在現場”攜手,一起前往-16℃的吉林萬科松花湖,實地考察在冰天雪地中運行的日立SET-FREE A系列超低溫空氣源熱泵。

探訪·日立SET-FREE A系列

本次探訪的萬科松花湖項目位于吉林省,吉林省冬季平均氣溫-5℃以下,項目所在地氣溫更低,現場的溫度實測達到了-15.9℃,運行環境相對惡劣。

不僅冬季日常氣溫低,而且項目處于海拔935米的山頂,建筑本身孤立,風寒明顯,降雪、結冰頻繁,使得室外機的需要面臨更加復雜的天氣狀況,更加考驗室外機綜合性能。

滑雪場餐廳原先采用了非低溫產品,但運行效果不佳,因此升級改造后選用了6臺日立超低溫空氣源熱泵。SET-FREE A系列是日立中央空調技術實力的代表,在-25℃工況下的低溫制熱能力卓越。

在實際運行中,中央空調系統面臨怎么樣的工況?如何通過產品選用和設計滿足需求?應用效果又如何?我們跟隨魏老師的腳步,一起揭曉答案。
魏老師在考察中,重點從室外機的運行狀況入手,比如結霜、化霜等。
通過現場觀察,可以發現有的外機處于結霜狀態,有的則已經化霜完畢,且十分徹底。由于多聯機系統通過模塊組合的方式進行連接,6臺機器可以實現輪流化霜,不會影響正常制熱能力,確保室內制熱效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日立中央空調采用了智能除霜模式(PTT),通過分析溫度傳感器數據、壓力傳感器數據、部分負荷狀態、運行時間和上次除霜數據,精確除霜,冬季制熱運行時間大幅増加。除霜所需時間短,確保了冬季制熱效果。其搭配的低壓損Σ型六面換熱器,高效換熱效果好。

在通過紅外成像儀測試室外機溫度時,可以發現化霜區溫度高達15℃,化霜結束后則達到-2℃,高效的換熱效果為高效除霜奠定了基礎。
此外,日立超低溫空氣源熱泵采用底部防霜設計,在冬季制熱時可確保室外換熱器底部無結霜,同時在除霜時可對沿翅邊留下的冰水混合物進行充分加熱至液態,通過底部排水孔排出,避免底部冰霜堆積導致的制熱效果差,大大提高除霜效率。

除霜能力過關,制熱效率如何呢?通過日立直流變頻快速軟啟動技術,日立超低溫空氣源熱泵可以瞬間實現機組制熱能力100%的輸出,只需80秒就能讓溫暖遍布房間,迅速滿足空調空間需求。

根據魏老師的實地檢測,滑雪場室內環境溫度達到了18.9℃,濕度則為27%,整體上溫濕平衡、溫度適宜, 6臺日立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的制熱效果得到客戶的較高認可。
超低溫環境中如何高效制熱取暖,日立超低溫空氣源熱泵產品為客戶提供了值得信賴的解決方案。制熱快速啟動、底部防結霜、智能除霜等創新技術應用,配合噴氣增焓直流變頻渦旋壓縮機、多核無級變頻技術、低壓損Σ型六面換熱器等日立核心技術優勢,都進一步提高了空調系統的制熱效率和性能,即使嚴寒地區也可以輕松勝任。
本期魏在現場×菁英面對面的,實地探訪到這里就結束了,錯過直播的小伙伴們,可以掃碼觀看回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