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家企業是這樣做的……
發表于: 來自:格力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宏偉目標時不我待,要有志氣和骨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努力實現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格力電器視察時,囑托企業朝著自主創新的目標努力。將近兩年后,格力電器以“國際領先”的技術為“華龍一號”核電站提供核級制冷設備。
在格力電器之前,國內暫無相關廠家有技術能力能夠完全滿足“華龍一號”的制冷技術要求。要知道,“華龍一號”所使用的冷水機組為核級機組,是保證核電站安全運行的關鍵部件。格力電器通過自主研發,在該領域實現了技術突破,在當前深刻復雜的時代背景和國際形勢下,有著特殊分量和特別意義。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隋永濱認為:“核電安全問題十分重要,裝備制造業一定要確保質量過關。有了格力提供的強大技術支撐和可靠的質量管控,助力突破核電發展卡脖子設備難題,相信我國的核電事業發展將會更上一層樓。”
事實上,格力電器的自主創新舉措及成果輸出還有兩個不可忽視的意義。其一是格力電器以自我創新突破彰顯了自主可控的重要戰略意義。事實證明,中國企業有能力、有志氣和骨氣,自主創新技術,自主攻克難題。歷史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強調自主可控,才能不受制于人。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通過為“華龍一號”助力,格力電器給中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樹立了一個樣本,給自主創新的中國企業長了志氣。
其二是格力以責任擔當證明了領軍企業的價值取向。筆者一直認為,對企業而言,商業競爭中,尤其是關乎國計民生的科技領域,除了市場之外,還應有超出經濟利益之上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在過往30年中,格力通過自主創新,勇闖創新“無人區”,改寫了百年空調產業發展史,引領了一次次技術升級,成為中國制造第一排創新型企業,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中國人才。
董明珠認為,只有勇于承擔社會責任,使命驅動,才能創造價值。與此同時,這家企業也正在以“讓天空更藍、大地更綠”為愿景,不斷創造節能科技,為提升清潔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我國能源結構轉型努力奮斗。
- 下一篇: 國家能源局核準建設新疆兩煤礦項目 總投資近22億元
- 上一篇: 網批,距離中央空調行業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