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這一點,企業的熱泵兩聯供布局將危機四伏
發表于: 來自:熱泵家
兼備舒適冷暖的熱泵兩聯供系統的暖,肉眼可見,無論是北方采暖零售市場亦或者是南方消費升級市場都持續著上揚的勢頭;而市場的冷,也是同樣肉眼可見,在南方的滾滾浪潮中,市場進程的緩慢要遠遠低于空氣源熱泵企業的預期。很顯然,南方兩聯供系統市場承載著熱泵企業們的極高預期,不少企業對于市場的投入也相當不菲,但是經過近一年半的市場運作,現實的冷水顯然澆滅了理想的熱情。
空氣源熱泵行業在零售終端相比于空調有弱勢,這毫無疑問,品牌拉力就是攔路虎。好,那我們努力做營銷,增加品牌影響力。產品的品質有差距,這也是事實,我們加大研發水平,提升生產工藝,用時間換空間。但是,在面對經銷商體系建設中,頭疼的問題來了。原先的熱水經銷商,普遍實力與能力較弱,挖空調經銷商顯得又并不現實,而有能力的經銷商早就選擇轉身把重心放到了空調版塊。很多企業的做法只能是對于老商的回爐鍛煉以及轉行而來的新商建設,而更難的點恰恰就在此。

管道過梁處,打孔過大

連接處保溫沒有發泡

管道安裝不規范
這些都是兩聯供系統實際安裝中不規范的代表事例
眾所周知,“三分產品、七分安裝”這是整個暖通空調行業的八字箴言,同樣這也是空氣源熱泵企業在進行熱泵兩聯供系統開拓中的痛點。從熱水再到采暖,特別是采暖市場的參與,讓企業在市場發展理念以及產品研發方面獲得了極高的認知提升與沉淀,但是先天不足的硬傷依然還需要時間的彌補。

企業作為設備生產廠家,在市場終端的表現最終還是需要經銷商進行展現,而這群活躍在市場一線的經銷商們早已經經歷過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市場洗禮。客觀來說,在氟系統一統終端市場天下的局面下,一直深耕于氟系統的經銷商們對于從氟系統到水系統的跨界,同樣也需要適應,從氟系統只是“銅管與主機”連接的單一模式到系統設計、工藝鏈體系建設再到施工安裝,這個過程顯得動態又復雜。但對他們來說,多年的市場積淀好似一個錨定值讓他們的“悟性”更快,能夠實現更快的轉身,這一點很顯然對于空氣源熱泵企業們不公平。
從目前來看,在未來一段時間中,“上水下水”兩聯供系統形式依然是空氣源熱泵企業的主推方式。此外,一段時間的經歷之后,空氣源熱泵企業逐漸意識到想要更好的布局南方市場,規范安裝標準是重中之重,而且這作為底層建設,需求從企業端發起,絕非短期行為,對經銷商有全面的賦能。這就好比是學生進行補課,校園之內的學習依然是基礎,課外補課是錦上添花,絕不是雪中送炭。一位專注于兩聯供系統培訓的業內人士表示,培訓一位行業小白所花費的時間與經歷要比有基礎的人起碼要多出十倍,可能還不一定有好結果,安裝施工的基礎積累絕不是按照天為單位計算的。

不難發現,企業正在進行著補短與補強,中廣歐特斯、熱立方、生能、芬尼等企業其實一直都在持續進行著培訓學習,而其中最為典型的案例莫過于紐恩泰重金打造3000㎡兩聯供系統實訓室,其專業性放眼國內整個暖通空調行業都首屈一指,花費不可謂不大,路漫漫其修遠兮,企業端已然意識到安裝工藝對于兩聯供系統的重要性。

紐恩泰3000㎡實訓基地一角
透過現象看本質,從全國各地兩聯供經銷商發展情況來看,凡是有上佳表現的,無不是經銷商安裝工藝和服務能力有所沉淀的。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整個行業的安裝工藝一直處于動態的發展,所以從企業至經銷商都需要持續更新。種種現象表明,空氣源熱泵企業想要在兩聯供市場有所作為,需要走的路還很長。不僅僅是產品的研發與升級,對于經銷商系統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全方位的為經銷商賦能,增加渠道粘性,才能在未來的市場有更為廣闊的空間,要知道的是,空氣源熱泵企業早已經不是襁褓中的細分市場企業,而是已經被并入更高行業維度的一份子。對于大規模的空氣源熱泵企業來說,這是好事。企業們也應該意識到這一點,不斷加劇的競爭是任何行業有史以來就存在的一個客觀事實,做好工藝安裝培訓,這是一件生死攸關的事情,且是一件長效的事情。
- 下一篇: 利好延續 制冷劑價格繼續跳漲
- 上一篇: “雙碳”下新風人的思考,美國百朗即將亮相寧波站傳遞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