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持續推進清潔能源改造
發表于: 來自:廣州市生態環境局
今年以來,中山市持續加強工業污染治理,推動鍋爐、工業爐窯清潔能源改造。“十四五”期間,中山全市范圍內現有的254臺生物質鍋爐將分批改造為天然氣鍋爐,目的是有效壓減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減少全年超標天數,讓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日前,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的工作人員走進位于南區街道的廣東美怡樂食品有限公司廠區,對廠內即將投產的新型燃氣式蒸氣鍋爐進行現場檢查。
“今年2月,我們廠就將原來的兩臺生物質鍋爐停用,3月初開始加緊安裝這臺燃氣式蒸氣鍋爐。”工廠的相關負責人李先生指著一臺簇新的燃氣鍋爐介紹道,新設備的購置和安裝投入費用近150萬元,相較原來的兩臺生物質鍋爐來說,新設備每噸蒸氣的成本大約要高出100元左右,“但它有清潔、環保、易操作的優點,以前需要3至4個人完成的工作,現在只要1個人就可以完成了。”
該負責人表示,工廠最早使用的燃煤鍋爐已于2014年淘汰,燃煤鍋爐不計煤渣的堆放,光設備和進料口就需要占地500多平方米,外置煙囪需要70米高左右,才能讓排放勉強達到環保要求。“我們經歷了燃煤鍋爐時代,后來技改啟用了兩臺生物質鍋爐,但生物質鍋爐運行產生的煙塵和氮氧化物等,很難達到現在的環保管控要求。”他表示,雖然新設備的初期投入是生物質鍋爐的兩倍,但相對于以后面臨的環保風險,這些投入還是非常值得的。
在檢查工作中,中山市生態環境技術中心的工程師陳子林表示,“‘藍天保衛戰’是中山今年重點推進的六個重要項目之一,為更好地落實工作,我們不僅聘請了省級專家,針對重點區域的VOCs企業進行幫扶問診,針對臭氧發生的前體物、氮氧化物及VOCs,也有計劃地對全市的279臺窯爐及601臺鍋爐進行全面分級管控。”
按照《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的通知》要求,珠三角地區將“逐步淘汰生物質鍋爐”。“臭氧污染是影響我市AQI達標率的重要因素,絕大部分污染天氣都是臭氧引起的,所以它是‘中山藍’的‘頭號敵人’。”陳子林介紹,針對工作目標和面臨的挑戰,今年中山市生態環境局以“統籌協調、突出重點、精準管控”為原則,草擬制定了全市的整體方案,同時,針對各種污染源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全方位、多角度地推動中山市的大氣環境管理。
有關負責人表示,若要有效地防治臭氧污染,就必須協同管好VOCs和氮氧化物,為加強VOCs防治,中山市將從準入政策、排放大戶整改、重點行業升級改造等方面全力推進;對于工業氮氧化物的防治,中山市將落實禁燃區政策,強化電廠排放監管,重點抓好鍋爐、爐窯的分級管控等。“‘十四五’期間,我們將對全市范圍內現有的254臺生物質鍋爐分批改造,全部改造為天然氣鍋爐。”陳子林表示,天然氣鍋爐在減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同時將大幅度降低粉塵排放,這對中山市的“藍天保衛戰”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