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技巧讓你安裝的地暖不被用戶投訴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對冬季采暖舒適性的要求的提高,各地都在普及地暖系統,為的就是冬季給家人一個舒適且健康的采暖環境,經過多年的發展,地暖市場逐漸南移,安裝地暖的用戶也逐步增多,然而面對暖通市場的沖擊和原材料的上漲,很多的商家做出了多種調整策略,可是如何為客戶選擇一套好的地暖系統呢?

1、重視地暖系統的設計、計算與校驗
在系統的設計中,負荷計算是基礎,只有正確的基礎數據才能保證系統設計正確。但是,在“獨立供暖系統”實際應用中,極少有真正經過嚴謹計算和設計的系統,多數都是憑“經驗”或拍腦殼“設計”,成功就只有成為“可能”。
獨立地暖系統需要從熱源、系統、末端、控制等多方面進行設計、計算,確保每一環節的匹配與優化。任何一個環節形成瓶頸都可能影響系統運行的效果。比如因為鍋爐與分水器的位置發生了變化,其系統的數據就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就需要進行認真的計算和校驗。
為解決計算問題,一些企業設計、開發了模擬計算程序,設計人員只需輸入相關數據就可得出計算結果。即使系統數據變更,也可重新計算、校驗,即時得出數據,大大提升了設計、計算工作效率。通過熱負荷計算,對每一環節的流量、流速、壓損進行計算確認,計算得出系統管路的管長、管徑,得出壓損數據,選擇循環動力,做到最佳的匹配。校驗每個節點的數據是否符合系統設計要求,確保系統從設計階段開始就能保證成功。
2、地暖熱源選擇與特性的了解和優化
根據當地的能源種類及費用比選擇熱源,合理的配置末端才能達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充分了解新能源、新技術的特點、適用環境與條件。不能僅憑簡單的了解就盲目的推薦客戶使用不成熟或者不適合當地條件的采暖及能源形式,造成應用失敗。這就要求我們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以負責任的態度對待客戶,也是對自己、對行業負責任。
目前新能源技術層出不窮,如太陽能、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等。包括傳統的電能、燃氣等采暖形式在內,都有其局限性,并非適合所有的使用環境與條件。但遺憾的是,很多時候廠家在推廣其產品時,自身就對其產品的適用條件研究的不夠充分,盲目、不講條件甚至是不負責任的推廣其不成熟的產品、技術。而經銷商的專業能力缺失,不能加以甄別和消化,也無法在系統整合上克服其弊端。
對于各類新能源技術,應報以積極的態度,要認真的學習和研究,進行嚴謹的適用性測試和理性的結果分析,確定其可用性方可大面積推廣。這需要我們付出相當的努力和代價,以及得到相關的專業機構和行業組織的支持,絕非個別急功近利和投機者能夠有所成就的。

3、多熱源系統組合的設計及優化
不同產品和技術有各自的特征和局限,本著揚長避短、發揮“系統”整合作用的目標,根據一些企業整合多種熱源應用以及結合應用的經驗和相關數據,推薦以下常用混合熱源及系統應用方式:
燃氣鍋爐、太陽能能源結合地暖、散熱器采暖系統應用;燃氣鍋爐與空調、地暖并機系統應用;燃氣鍋爐與熱泵結合地暖、散熱器采暖系統應用;以及燃氣鍋爐、熱泵結合地暖、散熱器采暖、風機盤管除濕和生活熱水供應、泳池加熱等大型綜合系統的應用。
多種熱源組合應用,要對其應用特征了解并優化,系統的控制、聯動尤顯重要,否則會有沖突。如果不能有效控制,系統運行將極不穩定,甚至是安全的隱患,也會造成售后服務工作量的增加。

4、一二次系統設計
在獨立采暖、空調系統的應用中,我們發現傳統的一次大循環系統弊端很多,尤其不適合中國人即開即用“節儉”的使用習慣。
在一些別墅等超大住宅中,由于人少,客戶通常只用極小的局部空間采暖或制冷,然而傳統的一次系統設計不能根據末端變負荷使用有效減少或降低熱量(或冷量)輸出,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使用費用高,甚為客戶所詬病。
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設計采用“二次系統”,將熱源與末端系統分割,結合“動力分散”系統(下文有介紹),根據末端負荷的變化輸出相應的熱量(或冷量),節能效果非常明顯。
5、動力分散原理及變負荷應用
“動力分散”是我們針對超大住宅末端變負荷使用的情況設計采用的技術。二次側循環動力如若不能根據負荷做相應的變化,也會造成無謂的流量傳輸和電功耗浪費。所以,我們將大型住宅根據熱負荷按照額定的流量進行分區,在這個區域內有采暖需求時輸出相應的流量(熱量),做到需要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有效的控制無謂熱量輸出和電功耗浪費。
6、熱源、末端及系統的控制
在“多熱源系統”“一二次系統”及“動力分散系統”的應用中,控制系統非常重要,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會有沖突,并不能充分發揮系統整合的優勢。
而這樣的控制是較為復雜的,譬如,多點探測、多頭控制,模擬計算和邏輯關系的設置都需要認真的考慮。由于“獨立供暖系統”的“獨立性”,很少有通用型的控制類產品供我們選擇,這使得我們在解決控制的問題時動了不少腦筋。
建議各自控產品企業關注“系統”應用技術的發展,積極參與其研發,未來一定會在“地暖系統”提升的過程中占得先機。
7、溫控器的選擇
我們的地暖使用必然要有溫度控制,通常以20度±2度為基準,這個溫度調節就要依靠室內的控制系統進行,常見的地暖控制方式有壁掛爐主機控制、分區控制和分路控制,主要源于溫控器的數量,溫控器還要連帶電動閥門才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可是溫控器越多,造價上必然會越高,相應出故障的幾率會越大。
8、末端盤管的設計、計算和選擇
通常地暖盤管的管徑、管長和排管行距都是根據“經驗”或“規范”來定的。我們在實際應用中發現這樣的結果并不科學,或者不能適應南方獨立供暖形式的需要。很多機械的套用“經驗”或“規范”的案例效果比較差。
可以根據分室控溫的需要進行盤管,無需保證管長差距,甚至是在一個系統中采用不同管徑的盤管,個別小房間也可以做獨立的環路。對于可能超長的管路通過我們設計專用分路器分路,有效的控制環路壓損不超過可控范圍,又方便控溫,并不增加成本。匹配適合的熱源與循環動力,得到最佳的運行和節能效果。
現在業界已經可以非常熟練的計算、掌握和控制流量、流速和壓損,確保系統的最佳效果。并在此基礎上研究、開發新的“細管地暖系統”。未來可以提供適用于各類環境的地暖。

9、系統的水力平衡
系統的水力平衡要在設計階段就要認真考慮。通過嚴謹的計算與控制,確保水力平衡——這對系統正常運行非常重要。
控制水力平衡的方式很多,國外對水力平衡非常重視,研究的也很透徹。無論是控制方式,還是檢測設備都很專業。但也覺得他們的方法不太適合中國的國情。譬如,國外更多的依賴“機械”,“系統”中大量的采用平衡閥,而平衡閥價格很高,造成“系統”成本增大。
國內的實際情況是:既不重視系統水力平衡,也沒有解決水力平衡的方法,更接受不了使用平衡閥的高昂造價。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水力失調的情況很嚴重,當然不會有好的運行效果。
目前行業的水準基本可以保證在設計階段就保證流體水力平衡,控制水力失調。通過上面介紹的管路設計、計算,結合管路布置方式,以及“二次系統”和“動力分散”原理就可以實現。
10、不同末端形式混裝及混水系統的應用
在暖通行業里混水裝置是將一次進水與二次回水進行有控制的混換熱合,獲得介于兩者之間的需要水溫和熱量的設備,但是混水裝置的作用不僅僅是對水溫的調節,在系統中還可以發揮多方面的作用。以混水裝置為核心構建的解決方案,與傳統的通過流量分配平衡等方法構成的供暖系統相比具有簡單、方便、自適應能力強的特性,不需要對壓差流量進行平衡調節,即使是動態工況下也可以穩定工作,有效提高了系統的舒適性、節能性和安全性,也大大簡化了復雜系統設計的難度。
由于不同末端不同工況和供水溫度的不同,混水系統是非常重要的。這方面的產品很多,魚龍混雜,要注意甄別和選擇。好的地暖混水產品應該能夠保證良好的工作特性和穩定、可靠的流量、溫度值,并能提供專業的流量、溫度曲線和KV數據。
- 下一篇: 空氣能熱泵的風口已經到來了嗎?
- 上一篇: 2022年8月暖通空調行業部分品牌公開中標信息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