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已經有空調了,還需要安裝采暖系統嗎?
發表于: 來自:衡陽暖通勇哥
我國淮河以北和秦嶺以東地區是國家規定的集中采暖區,南方不集中供暖,此即為南北供暖線。南北供暖線,是資源匱乏的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這種用南北分界線一刀切來決定是否集中供暖的做法已經十分不合理。
近年很多南方城市,冬季日平均最低氣溫低于6℃的天數都在90天左右,甚至超過了100天。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厄爾尼諾等現象導致極端氣候頻現,冰雪南移,南方城市供暖需求越來越迫切。
我國南方地區的氣候特征主要包括夏熱冬冷、夏熱冬暖、溫和三類。其中,夏熱冬暖和溫和地區冬季不需要供暖,重點是長江流域及周邊夏熱冬冷地區。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該地區一些居民認為有必要實施集中供暖。由于這些地區濕度大,導致這些地區居民體感溫度很低。
來自2018年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在南方地區其中86%的人冬天采用采暖措施,其中常用的采暖措施有家用式空調、小型電暖。同時,從供暖時間上看,南方地區的供暖時間一般為12月、1月和2月,而北方的供暖時期為11月-3月,長達五個月。南方地區每天的供暖時間一般為3-4小時,與北方相比,時間較短。以重慶主城區為例,進行調研,通過發放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210份,其中86%的人冬天采用采暖措施,其中常用的采暖措施有家用式空調、小型電暖。(調研數據來源于網絡)

?。▓D片數據來源于網絡)
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劃為5個層次,分別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受尊重的需求,自我價值實現的需求。在這五層需求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同屬于基本需求。在基本需求的定義中,有兩條:缺少它會引起疾病,有了它能免于疾病。很明顯,保持居住環境舒適溫暖是基本需求中必不可少的一項,溫度對于人的健康有著顯著的影響。

馬斯洛需求層次(圖片來源于網絡)
通過調研,我們看出,90%的南方居民都贊成冬季供暖。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暖技術的發展,傳統供暖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南方居民的供暖需求。不僅要舒適,更是更重要的是健康、環保,而且還要節能。
那么,會有許多朋友有疑惑:
我家已經有空調了,還需要安裝采暖系統嗎?
享受生活,并不是意味著浪費,合理利用資源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裝了空調后再裝采暖系統,是重復消費,還是合理投資?這恐怕是不少銷售人員遇到最多的提問。下面就通過分析,教你在用戶問起時提供最專業的的解釋!

首先,從制熱體驗來看
空調的制熱能力雖然在不斷提升,但依然會面臨一些客觀挑戰。特別是在低環境溫度的情況下,空調外部的交換器會出現結冰結霜的現象,此時空調需要進行化霜,而室內吹出的風也是冷風,化霜時間各有差異,會一定程度上影響舒適感。不過地暖與暖氣片采暖就不存在化霜吹冷風這一問題。
地暖與暖氣片以燃氣或者空氣源熱泵為熱源,系統配有獨立的溫控裝置,具有恒溫可調、舒適健康等特點。換個角度講,如果安裝了地暖,不僅優化了舒適度,而且讓空調只需要在一個夏季使用,能夠延長空調的使用壽命。
其次,從采暖效果來看
空調的采暖效果采用空氣對流制熱,所以室內空氣流速加大,空氣干燥、悶熱,同時熱空氣下沉時間較長,容易“頭熱腳涼”,對于易感人群,容易產生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導致“空調病”。
相反,地暖與暖氣片采暖則與空調的對流供暖不同,地暖采暖是輻射供暖,其供暖時人或物體受輻射照度和環境溫度的綜合作用,人體的實感溫度可比室內實際環境溫度高2~3℃。即在同樣舒適感條件下,室內設計溫度可比空調采暖室內設計溫度低2~3℃。使用地暖與暖氣片采暖的房間,溫度均勻,室溫循環對流,舒適度高,滿足健康環境標準和生理要求。
再次,從運行費用來看
部分空調為優化制熱能力,往往會增設電輔熱,一定程度上會提升能耗。而地暖在采暖熱效率的優化提升上存在一定優勢,建立在標準的安裝施工的前提下,可以有效降低熱損失,同時蓄熱能力較好,綜合節能效果明顯。
綜合分析來看,裝了空調后再裝地暖采暖不僅不是重復消費,而且還是合理投資其中收獲的不止是溫暖,還有健康,相信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最高價值的回報。
- 下一篇: 思科制冷為鐵路客站提供中央空調系統解決方案
- 上一篇: 為什么方艙醫院偏愛空氣源熱泵熱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