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泵兩聯供迎面而來的時代,單熱機為什么被認為大有可為?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近幾年,依托在北方“煤改電”市場的發展,空氣源熱泵企業在采暖市場積累了大量經驗。因此,當熱泵兩聯供、三聯供系統在南方市場興起的時候,空氣源熱泵企業也紛紛發力,將視角進行南移,希望分享南方消費市場升級的趨勢。
但是,在大多數企業都在不遺余力推廣的同時,“單熱機”(主要功能為單采暖,雖可以匹配制冷與熱水功能,但是不推薦并且不建議客戶使用)也在市場中被不斷提及,而其中的典型代表則是熱立方。眾所周知,熱立方是熱泵冷暖機頭部代表企業之一,特別圍繞變頻技術擁有獨到之處,同時也是行業早期就實現產品外銷的代表企業。從表面上來看,這看似是一件違背大趨勢的事情。但是,在跟行業人士溝通時,卻發現他們中的不少人竟然很認可熱立方的做法。他們覺得這種做法的背后邏輯都是其權衡利弊后的結果,從自身出發的方式方法也給行業內的很多企業以后的發展道路提供了考慮。
為什么要“逆施倒行”?熱立方向i傳媒表述了他們的理由:
拓寬賽道,增加了客戶群體
熱泵兩聯供乃至三聯供系統本身在整個暖通空調大類里面的占比非常小。熱立方經過分析發現,相較之于制冷,采暖需求更為迫切,熱泵兩聯供系統實際上也是采暖需求升級的結果。所以,熱立方認為,抓住以采暖為需求點撬動市場,這是順勢而起,單熱機也是順應時代的產物。只要客戶有采暖需求,那就是單熱機的目標客戶,制冷的解決方案充分交給客戶選擇。此外,熱泵兩聯供、三聯供系統由于初投資因素與消費意識問題,受眾群體有限。價格因素在目前的消費意識并不充分的市場環境中會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單熱機產品的價格優勢明顯,初裝成本也比較低,毫無疑問,目標客戶群體更大,市場空間也會更大,賽道更寬。

躲避來自強大的競爭對手的正面沖擊
空氣源熱泵產品本身的功能以采暖為主,盡管有在北方“煤改電”零售市場積累的大量經驗,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空氣源熱泵系統更多的還是以采暖為主、制冷為輔。對于專業的空氣源熱泵企業而言,如果把產品的重點放在了制冷采暖并重的時候,無論談“水”還是談“氟”,跟傳統的中央空調企業比拼制冷功底,肯定不占上風。談“冷”就給自己選了一個非常強大的敵人,競爭對手就是美的、格力、大金、日立等這些堅不可摧的大山。企業戰略制定者非常清楚的是,明知山有虎,繞開老虎行,推廣單熱機產品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化繁為簡,把銷售與服務變得簡單單
熱機的產品功能更加明確——采暖,相對來說產品的集成度更高,相比熱泵兩聯供、三聯供系統,省去了很多安裝環節,使得安裝更加便捷,容錯率更高。對于經銷商而言,不僅降低了安裝難度,出問題的情況也會大大降低。通過這些年的市場反饋來看,熱泵兩聯供系統的安裝水平問題一直是整體市場快速發展卡脖子的問題,經銷商與廠家都需要論持久戰。實際上,單熱機產品正是由于通過功能、需求、目標群體的調整,從而讓銷售以及售后問題變得簡單,可以大幅度減少目前行業中的痛點,同時又可以擴大經銷商的范圍。
產品尺寸靈活,挖掘更多潛在客戶
熱泵兩聯供系統需要一定空間,這也造成了在很多項目中的限制,成為無法走進中小型戶型的痛點之一。而通過熱立方現有資料顯示,單熱機產品的尺寸實現了大幅度的縮小,僅占用一個空調外機位的空間,不影響其他產品的安裝,大大避免了空間不足帶來的限制,也能夠挖掘出更多的潛在客戶,產品更加靈活也為以后的快速發展創造了更多可能性。

熱泵兩聯供系統在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之后,可以明顯感覺到整個行業逐漸在理性回歸,品牌陣營穩定,不同階級之間差異巨大。當前,空氣源熱泵行業中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型企業,想要發力南方采暖這塊市場的企業比比皆是,不過想做好南方采暖這個市場,需要在跟隨市場需求的前提下,針對自身的實際情況、依托自己的優勢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必須要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出取舍和調整,走出自己的差異化之路,而非人云亦云。知彼知己,才能在大趨勢中的定位擁有清晰的認識。通過取舍,做自己能做的市場、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用自己的“市場定制產品”增加客戶群體面,不失為聰明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