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虛標和內卷里的新風招投標市場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不內卷不中標”“史上最高標準”……以上均是新風行業對溫州“溫馨教室”工程的論斷,而在此基礎上展開的討論也屬實沸沸揚揚。盡管“溫馨教室”項目中招標的要求極高,但更多聲音都是持肯定態度,認為盡管存在部分企業參數虛標參與其中的可能性,但評標的方式相對規范,對產品的要求更高,也能形成正向飛輪,敦促新風制造企業更重視產品品質,并為其他招投標項目樹立標桿。

現狀:日趨規范但沉疴難消
目前無論是地方政策、還是新國標都在引導新風行業向更規范的方向發展,但也僅僅只是“引導”,相關行業規范只是推薦而非強制性標準,也給部分投機企業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間”。已經在標準稀缺、無序發展狀態中摸索前進良久的新風行業,盡管有外力在逐步規范,但目前似乎沉疴難消。
不難發現,缺少權威完善的系統性標準指導,強有力的國家機關的監督管理,大量非專業品牌涌入高速發展的新風市場,因不合理的設計與不規范的安裝所引發的質量問題幾乎是行業痼疾。行業的野蠻發展背后則是標準缺位、價格體系混亂、體驗渠道受限等等普遍的問題。
為了更好的規避如上問題,溫州“溫馨教室”工程不僅依據的原本就是 “史上最高標準”——新國標 GB/T21087-2020《熱回收新風機組》, 相較于老版的國標 GBT 21087-2007 整體上已經有了更高性能和更全面的要求,而且在此次“溫馨教室”工程在評分標準上,大多數產品技術參數以國標為基準不得分,超出國標方可加分。盡管在招投標過程中,這樣的“矯枉過正”讓部分競標企業為了得分最大化,不得不拋開實際應用環境最大限度提升產品性能,但立足于對產品了解的基礎上制定的投標準則,也在一定程度上給制造企業釋放出只有著力提升產品性能才能更有市場的信號。

曼瑞德集團戰略項目部朱翰章就表示:“新國標不是強制執行,所以目前沒有大規模的招標單位采用,對于行業的約束性也有限。不僅如此,新國標的更高要求也讓部分制造企業難以實現,某種層面而言,不太容易實現的標準就意味著可能會出現弄虛作假的情況。所以對于新風行業來說,更多還是要靠頭部企業的帶頭,做好技術、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相對于結果,溫州校園新風本身就是一個‘向好的風向標’,或許能給全國的校園新風招標樹立一個范例。制造企業要做時間的朋友,踏踏實實做好技術儲備,做難而正確的事。”
區別于中央空調行業標準的強制性,新風行業的規范均為推薦標準也是不爭的事實,即便此次“史上最高標準”的新國標也不例外。推薦標準僅僅只是為招標公司和相關甲方部分的監督提供相應依據,參數是否與實際一致并不受國家相關機構的監督和管理,也讓部分制造企業有空可鉆,“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依舊頻發。
基于此,深圳市英維克健康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彪也表達了自己擔憂。“大健康行業剛剛起步,我們希望這個產業能有一個健康的發展環境,從市場到產品都要有相應的檢測規范,最大程度的避免投機型企業和產品進入市場。產品在研發和投產過程中,需要付出非常多精力,但市場得不到規范,就會影響真正想做好產品的企業。”
未來:多維加持但任重道遠
事實上,有實力的制造企業均表示“苦新風行業標準稀缺、無序發展久矣”,只有在新風產品的生產、檢測、項目施工、安裝、驗收等各個環節的多維規范和加持下,才能真正實現新風行業的規范和標準化發展。就目前市場現狀來看,這個目標仍舊任重道遠。
艾爾文相關負責人直言道:“新風系統的招投標一直亂象叢生,各種虛標現象使得市場競爭混亂。此次溫州‘溫馨教室’工程招投標我們也有關注,希望能夠給行業帶來發展‘新風向’,至于具體影響和變化還不太好說,要根據各地的市場發展現狀分析。不管行業如何發展,堅持高標準做好自己最關鍵。”
不僅如此,甲方對產品有更專業的認知,對因地制宜的設計要求更高,也將成為新風制造企業和渠道商未來發展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在此次“溫馨教室”的招投標項目中,不難發現,甲方對于產品的要求細節研究相當透徹,評標的方式也更為規范,這背后不僅僅對制造企業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研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渠道的安裝落地,以及行業的規范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就此間甲方提出的標準規定來看,雖然是比常規項目要求更高,但并不是完全不合理,很多都是站在應用產品的角度來考慮的。這個標桿樹立起來之后,能否立竿見影地對行業產生影響,可能要看后續其他項目和制造企業的跟進情況,目前不好判斷。” 德國博樂通風集團中國副總經理朱純波表示。
就如何更好的規范招投標中的亂象,朱翰章也有自己的看法,“我想說的是個人建議,并不完全代表企業。為保障新風產品和 7 年服務的質量,建議對競標企業設置最基本的資格門檻,新風是新興的專業性比較強的產品,不是誰都具備競標能力。個人覺得以后可以采用‘邀請招標’,通過工廠實地考察,篩選出合格的邀請對象。建議加強‘投后管理’,嚴格的招標流程、規則也可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在教室新風安裝、服務過程中,可由人大、政協、市場管理局構成督察組,監督中標企業嚴格按合同履約,防止以次充好。”
不難發現,大多數成規模的新風制造企業而,對行業標準的制定和市場亂象的整肅期待已久,無論是產品的具體參數、安裝施工,還是招投標環節中的規則等等,都迫在眉睫。對于這部分制造企業而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不僅能對自身未來的發展有更為明確的規劃,同時也能引導行業趨向規范。只要方向正確,就不怕路遠,新風行業的未來依然可期。
- 下一篇: 科龍賦能陽東鳳凰中學,打造健康舒適就餐環境!
- 上一篇: 國祥商用中央空調三大場景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