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風行業【2021上半年舒適智能三大行業問卷調查報告】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年度過半,市場情況怎樣?能否從中看出2021 年的整體發展趨勢?未來市場的發展趨勢如何?相信這是目前新風行業比較關心的問題。盡管目前的新風市場已經到了平穩發展的階段,或許并不會出現陡然增長的現象,但政策的利好、疫情的催化、消費者認知度的提升等等,也都在持續給新風行業輸送動力。行業發展的愈加白熱化,以及疫情的沖擊已然淘汰掉一批實力不夠的廠商,接下來行業可能就要到了刺刀見紅的時候,各個品牌想要長久立足市場,就需要不遺余力地展現自身在產品和技術上的實力。

整體來說,盡管目前整個行業的體量有限,但新風行業處于上升期也是事實。就樓盤配套市場而言,每年房產市場的交房量不僅可視且增量穩定,暫時還不會出現頓然滑坡的狀況;而就家裝零售市場而言,隨著大健康領域逐步的深入人心,無論從經銷商,還是消費者角度而言,占比都越來越重,這也側面說明了行業的向好發展。除此之外,線上渠道持續快速擴容,室內環境健康意識的覺醒使新風系統逐漸被廣大的消費者接受。

站在年中這一節點,總結和展望已成為了一項常規工作。作為行業第三方媒體,也理應記錄好行業的切實的發展狀況,以便為行業后續發展做一些參考。基于此,i 傳媒《舒適智能資訊》特別策劃了這期課題——《2021 上半年中國新風行業問卷調查報告》,并面向全國范圍內的廠商行業人士進行了問卷調查,并在此基礎上,針對收集到的35 份報告中的數據和觀點進行整理和制圖,最終匯編出這份問卷調查報告展示于此,希望能夠與行業人士共享目前同行的觀點和看法。

特別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由于圖表中的數據取自調查問卷,在調研過程中,會受到企業類型不同、調研渠道商主觀觀點等各類不可控的因素影響,且數據范圍覆蓋全國,存在各地區的差異,也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誤差,所以此數據僅為定性的問卷調查數據,帶有一定主觀性,不能作為市場真實數據。本文的相關分析只作為定性的分析,也僅僅只是從側面佐證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如有偏差敬請見諒。
前景趨好,動力愈足
就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2021 上半年無論是出貨還是訂單均實現增長的廠家占比超過90%,出貨量增長的更是高達97.1%,僅有少部分受調研廠家的業績是持平狀態。
當然,我們也可以看到,同期的數據對比僅僅只是結果,具體的市場表現其實并不盡如數據這般樂觀。2020 年受困疫情,一季度的停擺還歷歷在目,作為不完整的上半年,2020 年并不具備作為增長率參照樣本的資格。而同比2019年完整的前兩季度而言,不少制造企業表示,增幅仍有,盡管并不如眼下數據般亮眼,但社會健康意識的增強,整體消費者認知度的提升,政策的利好等等,都在推動著新風行業穩步發展。

作為“新剛需”品類之一的新風系統目前在我國的普及率還不到1%,參考發達國家的強制性安裝,以及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品牌的推廣、消費者對健康空氣的關注、校園新風的發展,將會促進新風的二次普及,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如此,在國外新風系統產品代理行業平均利潤率為49%,盈利水平遠高于社會平均利潤水平。在未來幾年內,新風系統產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盡管全球市場在飛速的發展,但目前中國該行業還未真正起步。在美國、日本、英國等發達國家該行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已達到2.7%。基于此,不少制造企業都對新風系統在中國市場將擁有巨大的潛力這樣的判斷深信不疑。總體而言,2021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持續顯現,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為新風行業的增長奠定了基礎,隨著消費者認知的提升、行業規范發展以及各品牌渠道戰略的成熟,數量的穩定,線上線下零售的全面推進,房地產精裝修與各項利好政策的加持為市場注入新的增量,成為支撐新風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關鍵渠道;加之新型冠狀病毒的外力催化,有制造廠家表示,預計2021 年新風系統市場規模將達到236 億元。無論是在零售還是工程市場,新風市場的搶眼表現,也在佐證著這一市場規模判斷的正確性。

值得一提的是,原材料以及各項配套成本上漲的“蝴蝶翅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新風行業的發展,不僅導致了部分材料交期拉長,同時也帶來了銷售額的攀升、渠道商應對漲價的提前囤貨、消費者的提前選購等等業績“水分”。不僅如此,制造廠家參差不齊的調價幅度對終端的選擇影響頗大,渠道也面臨了更大的壓力,尤其當部分制造廠家調價幅度僅僅為5% 以下,甚至還有為了促進銷售并未調價的廠家之時。在原材料普漲的當下,能否通過成本的控制消化客觀原因帶來的沖擊和震蕩,也在持續考驗著制造企業的戰略經營能力。
多點開花,全面發展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新風市場需求正在不斷釋放。深耕渠道、多元化發展、完善產品和售后品質以拉升品牌口碑,新風市場內諸多品牌正試圖通過多點開花的方式爭奇斗艷,加速擁抱此次機遇。而隨著政策紅利的不斷落地,渠道商的質量和數量的提高,工程和項目市場的全面拉動等等,都在為新風品牌輸送源源不斷的動力,促進其快速發展。

據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監測顯示:2021 年1-6 月,線上零售市場新風累計零售量達到3.8 萬臺, 同比增長。不排除受去年疫情影響導致的基數低因素。但從6月來看,今年零售量達到1.9 萬臺,同比增長1.3 倍。這與調查問卷中,11.4% 的廠家選擇了新零售的出貨分布方式相互印證。盡管線上平臺的銷售量并不算大,但也同樣是新風行業重要的出貨渠道之一。
行業前景趨好的同時,來自政策的動力也在逐步釋放于新風市場,這點在精裝配套市場表現最為明顯。根據北京在2020 年發布的新版《住宅設計標準》中的要求,新樓盤要預留新風安裝位置。從數據端的表現來看,該政策效應已經逐步顯現。除此之外,南京、蘇州城市的增長幅度均超過八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策的影響。根據江蘇省修訂后的《住宅設計標準》中明確表明,新標準要求住宅必須設置新風系統或新風裝置,規范從2021 年7 月1日實施。目前南京、蘇州都已經開始提前執行該政策,并且效果顯著。很明顯,國內新風政策出臺明顯加速,后期將引導更多城市全面執行該政策,各區域精裝房配套比例都在持續加大。據奧維云網(AVC)地產精裝羅盤3.0 數據顯示,2021 年1-5 月精裝修開盤市場規模88.57 萬套,同比下降6.3%。精裝大盤雖有所下滑,但新風系統逆勢增長。無論從項目個數還是規模均為增長態勢。其項目配套共184個,同比增長3.1%,配套量達到27.39 萬套,同比增長2.2%,跑贏大盤。配套率接近31%,同比增長2.5%。部分制造企業甚至表示,在立足優勢渠道的基礎上,強化配套市場的布局也將是其未來重要的發展戰略。

除了零售與精裝配套渠道,諸多政策性紅利也給新風在商業地產及公共渠道的應用和發展指明了方向,校園新風也為行業注入新的活力。為應對新冠疫情,國務院制定了《中小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要求中小學校、幼兒園機構加強通風換氣 , 要求限期配置具備阻隔細菌病毒顆粒的新風系統。如使用空調,應當保證空調系統供風安全,保證充足的新風輸入,所有排風直接排到室外,且全空氣系統應關閉回風。不僅如此,來自《“溫馨教室”工程溫州市教育局直屬學校教室新風系統采購需求意見》(2021 年5 月19 日)的文件更是為新風進校園持續加碼,文件要求:室內新風口宜設置2-3 個,排風口1-2 個,科學合理,整體美觀。同時在抗菌與空氣質量中要求:1. 新風機具備自身凈化消毒殺菌模塊,安環環保,使用中無臭氧釋放。2. 按照2017《中小學教室空氣測試方法》測試,教室空氣質量要滿足PM2.5 ≤ 35Ug/ 立方米、CO2 濃度≤ 1000PPm,并且提供相應的國家機構出具的檢測報告。基于此,2021 年,在零售、工程以及政府采購等各類渠道,都可以看到新風系統的身影,中小商業項目增量可觀。
得益于以上渠道的多元化發展,吊頂式新風機組成為上半年的“熱門選手”,受精裝房配套和教育板塊的利好影響最大,幾乎贏得了滿堂彩,超過60% 的廠家認為上半年該類機型的增長最為明顯,就足以佐證。當然,在明裝市場的帶動、渠道和制造廠家的有意引導,以及C 端認知的提高影響下,壁掛式和立柜式的產品也逐步迎來了自己的市場空間,尤其是不占裝修面積,更為輕巧的壁掛式產品,幾乎占盡了明裝市場的半壁江山。
趨勢向好,未來可期
在疫情防治中,新風系統的重要性得到了認可。正是憑借凈化、消殺、通風等多樣化的功能,新風系統不僅寫入了國家的紅頭文件,而且極大的提升了消費者的健康意識,甚至在新風產品保持房地產配套市場增速的同時,催動零售市場、商業地產及公共建筑等為新風市場持續注入新的活力,成為支撐其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的關鍵渠道。新風行業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品牌數量也在不斷增長。據奧維云網地產大數據顯示:2021 上半年,共監測47 個品牌,較去年同期新進6 個品牌。Top10 品牌累計占比近7 成,較去年同期下降10 個百分點。
不難發現,零售市場的精細化和高端化趨勢已然逐漸明朗,而在工程配套和精裝配套市場,明裝(后裝)市場的發展態勢也逐步顯現。在新風系統逐步成為精裝配套領域更高配套率的產品之際,新房的交房量越來越少也被更多人注意到,壁掛式新風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贏得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工藝和功能越來越多樣。
而面對公共場所對新風系統的需求,不少新風廠家也意識到,住宅、辦公場所以及諸多公共場合都將面臨與以往不同的挑戰,不僅是通風換氣、凈化霧霾那么簡單,如何構建強大的健康空氣場景,已經成為城市多元空間必須直面的問題。基于此,新風系統正逐步成為地產的標配。目前新風系統已經屬于二級配套部品,預計未來配套率可達到 70%,在精裝修、高端住宅、養老社區、醫院、學校、幼兒園以及舊房改造中仍然有很大的市場潛力。
也正是基于這樣的市場現狀,有超過70% 的制造企業對2021 下半年市場的走向預判為持續上揚。市場容量的擴大,成熟用戶對于新風需求持續攀升、新品的上市、單價的提高、進口產品的交貨趨于正常,甚至是上半年渠道市場拓展以及工程商招標項目數量等等因素都在為下半年的增長埋下伏筆。當然,受調研的企業中,也有近30% 的企業認為市場不甚樂觀,只能做到平穩過渡。地產調控的日益嚴苛,新房交房量的下滑,零售需求的減緩等等,也在應征著這部分人士的隱憂。
但無論未來市場走向如何,堅持練好“內功”的企業才會贏得更大的機遇,持續推動品牌、產品、服務的升級,以好口碑、高質量、優服務、高性價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和品質化需求。在此種訴求之上,產品的設計技術是基礎,而安裝售后則是加分項。基于此,不少制造企業試圖縱向往安裝配件延伸,推出專業安裝包,涵蓋接頭、風管、彎頭等配件。當然,更多的制造廠家則選擇了與輸配系統廠家戰略聯動,攜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