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好一套皆大歡喜的新風系統?
發表于: 來自:暖通家
新風系統之所以稱之為系統,正是因為除了主機之外,設備端還包含全屋管路、調節裝置、室內外風口等在內的輔材,而在技術端,作為“三分產品,七分安裝”的典型代表品類,管路設計的專業度和安裝的質量同樣決定著新風系統的最終效果。
那優質的產品和輔材品質,輔以專業的設計以及安裝就能做好一套皆大歡喜的新風系統嗎?答案是否定的。

囿于市場普及度的局限,消費者的使用方式同樣也是新風系統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的決定性因素。更遑論在施工和安裝環節,新風系統還面臨著精裝配套中沒有預留位置,穿梁打孔困難,如何減小阻力、保障風量、減小系統噪音等難點,而這些更是考驗著每一個新風安裝師傅和經銷商的基本功。
而就“如何打造一套皆大歡喜的新風系統”這個問題,多數企業都已然有了成熟的思慮,答案或許不盡相同,但從市場層面出發,幾乎都是圍繞著廠、商、設計師、用戶四個群體展開,需要廠商在產品研發生產和終端服務指導兩端都建有完善的標準體系,讓消費者能切實體驗好產品和好服務。從制造企業本身出發,“滿足用戶需求”“注重用戶體驗”是基礎,而在性能上,高效率的熱交換、低噪音、高于國標的風量風壓等等,就是其價值所在;對于經銷商而言,足夠支撐運營和服務的利潤同樣是重中之重;就設計師而言,從建筑角度出發,“節能”“適配”“設計專業”是必備要求;從用戶角度出發,“便捷”是關鍵詞,“效果”是加分項,包括最終的換氣效果和氣流組織的合理性。
基于此,綠島風市場策劃經理謝東曉認為,從技術層面出發,一套“皆大歡喜”的通風系統,它需要保證四個基本的需求:第一,換氣作用,即給室內提供新鮮的空氣,排出室內污染的空氣;第二,除臭作用,即換氣扇能夠迅速的排出不適的氣味,制造一個舒適的環境;第三,排濕作用,即將室內潮濕的空氣排出,防止細菌滋生和東西發霉,并根除異味,這樣有利于延長建筑和家具的使用壽命;第四,調節室內溫度,即夏季用換氣扇驅走室內的熱氣,把外面涼爽的空氣替換進來,冬季進行全熱交換減少室內溫度流失,提高冬天的取暖效果。在此基礎上,愛康企業集團暖通營銷經理王慧泉認為,能夠因地制宜、因“房” 制宜地為用戶打造一套適合的新風系統,才能真正滿足用戶的需求。

“野蠻式”發展下的頑疾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早先的霧霾和而今疫情的催化,新風行業正逐步從“野蠻式”發展趨向規范化和標準化,各企業也在由產品制造向全套健康空氣解決方案提供者轉變。同時隨著2020年,北京實施了新建建筑必須標配和預留新風孔洞的標準要求;以及2021年7月1日開始實施江蘇省發布新版《住宅設計標準》,提出要求住宅設置新風系統或新風裝置,以提升室內空氣品質等等,都可以看出新風產品正在步入家用必備電器的道路之上。
雖說利好很多,但如果新風系統想要迎來真正的大發展,其行業痛點需要所有從業者去共同努力。其一目前國內新風行業擁有核心研發技術和實力的企業較少,市場魚龍混雜,且行業大企業少,缺乏強有力的企業拉動和推廣,新風系統宣傳力度不足,這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風系統的普及和推廣;其二消費者認知局限,對于室內污染沒有正確的認知,需要企業科學引導;其三新風系統相對于傳統家電而言相對復雜,但進入門檻不高,行業培訓機制不健全、低價、概念炒作、虛假宣傳、相互詆毀、安裝設計施工不規范、工程惡性競爭加劇、同質化嚴重等現象叢生;其四是體驗和售后服務的問題,因為消費者不能直觀地感受或體驗到新風系統的效果,所以面對性能各不相同、質量參差不齊的新風往往無所適從,且安裝施工企業沒有完善的安裝標準和售后服務體系,出現問題找不到售后的問題時有發生,這就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好的服務體驗。
森德(中國)暖通設備有限公司南方渠道總監汪俊華補充道:“作為‘舶來品’的新風,無論是從業人員還是業主,對于這一系統的認知度有限。再者,作為機電產品,新風系統和建筑行業的配合度不高也同樣是目前的現狀。實際上,中國的新風市場還沒有到發展的成熟期,很多用戶甚至是經銷商,只認為這是一個具備換氣功能的產品,不了解它的真實情況,只知道利潤可觀。而在土建方面,嚴格意義上來說機電設備都應該進行預留孔洞,降低后期施工的難度,但是目前建筑行業并不會考慮到這個方面。這兩方面信息溝通的不對稱以及專業之間較低的配合度,最終導致了整個新風行業的市場發展速度較慢的現狀。”
從經銷商的角度來說,隨著從中央空調跨界到新風行業的經銷商數量逐漸增多,大多數“跨界”的經銷商都很少有自己的安裝隊伍,有安裝經驗新風系統的師傅來操作的專業新風經銷商更是少之又少,非專業的安裝人員做安裝,全憑經驗或者想象,而為了節約成本或者是節省工時,達不到設計標準,自然也就難以實現新風系統的各種效果。但值得慶幸的是,隨著現在用戶獲取信息途徑越來越多,產品和安裝如果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很難在其朋友圈中得到二次銷售。這樣反而倒逼經銷商在選擇品牌、選擇產品的時候更加謹慎,在銷售過程中更加細致,在安裝和施工方面也要更加規范專業,反過來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不僅如此,盡管安裝的良莠不齊,一直以來都是影響新風終端消費者體驗的沉疴痼疾,但施工安裝標準的缺位,多年來也始終是阻礙行業發展的一大掣肘。由于我國新風行業起步較晚,缺少權威完善的系統性標準指導,大量非專業品牌涌入高速發展的新風市場,因不合理的設計與不規范的安裝所引發的質量問題也在頻頻發生。伴隨疫情后新風市場需求激增,新風行業安裝施工標準亟須規范,設計及施工實力將成為渠道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更遑論新風設計需要結合區域氣候特征,消費者認知度的缺乏、預算和實際效果矛盾,最終導致效果不樂觀,等等,不難發現,新風系統想要上升到更高維度,還有諸多問題需要克服。

通往“皆大歡喜”的路徑
要實現“一套皆大歡喜的新風系統”這個目的本身就對企業的技術實力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其從品牌意識、設計理念、過程管理、施工和售后等全流程每個節點做好工作。不僅需要制造企業關注到產品研發端創新的設計、過硬的技術能力、參數的平衡,以及后期對質量的把控、核驗、測試等等,還需要其從渠道端保障設計和安裝的質量,從行業標準端規范新風設計和安裝的源頭。基于此,行業內的部分制造企業不僅投入了非常多精力從研發端著手,打造更高效率的流程和系統,與此同時,還在積極地投身參與到了很多標準的制定,從而保障產品從生產、到安裝、再到應用于市場,都有據可依。所以我們欣喜的發現,目前行業已然有相當數量的企業試圖通過自身的方式和力量攻克行業痛點。
從廠家部分簡化安裝就是樸勒的方式,從設計端的“多品類,多得風;快安裝、快維護;好品質、好風質;省能耗,省心購” 是其現下的策略。而就艾爾文而言,其會按照相應的標準來制造和安裝新風系統,并在控制面板標配空氣質量檢測探頭,從數據的角度讓客戶明確知曉自己使用的新風系統是否達標,以結果為導向能夠反推過程更精細化運作。而針對新風行業目前無標準的現象,不少有意識、有號召力的企業也積極投身于政策標準的規范,以愛迪士和蘭舍為例,不僅出臺相應標準,同時也在積極推進其落地,并借此賦能渠道。
新風系統的工藝推廣業主是喜聞樂見的,但是對于安裝師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達到最終的使用效果,“工藝美”也成為了高標準以及消費者考量的重要環節。當然,作為直面終端的環節,渠道在此基礎上的覺醒,同樣意義非凡。有標準并且適合消費者的新風系統,并不是一成不變,從設計、選材到安裝、驗收都要有針對性的方案。基于此,自身團隊的塑造至關重要,無論是設計還是安裝,如果只是外包安裝團隊,他們既有的習慣很難和公司理念達成一致,導致最后的結果必然是不盡人意。
為此,濰坊壹舍從設計到最終的驗收,也一直秉承著堅持做標準規范并且有良好使用體驗的新風系統,甚至試圖通過自身的推廣引起消費者對室內空氣質量的關注。無獨有偶,在規范安裝和服務標準上,重慶宏金機電設備有限公司李秀林也試圖通過從細處著手——精細化管理確保各項安裝工作切實落與行動。此外,哈爾濱五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景巖對新風系統的施工及材料選用也定制了一套標準。凡此種種都是渠道端為了保障更好的室內環境而做出的努力。
聚焦更多廠家和商家對目前行業痛點的解決方法,敬請關注以下專訪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