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何出此言 | 暖通空調能做到幾恒
發表于: 來自:舒適智能
【何出此言】
“何出此言”小欄目純屬戲談行業,有些內容可能引起內心沖突或憤怒等不適癥狀。若有此癥狀被請繞行。癥狀特別明顯,可前往i傳媒等歡樂頻道進行綜合調理,作者概不負責。
三恒、五恒、七恒......,系統到底最多能做到幾恒?
恒溫恒濕的概念最早來自工藝性空調,后來有地產開發商搞出“恒溫恒濕”住宅,引起了行業的熱議,之后改進成“三恒”,恒溫恒濕恒氧系統,這個名詞也出現在一些樓盤的樓書中,但建筑標準提法中確始終未見該名詞。
大約從2019年開始,暖通空調和地產界使用三恒、五恒的頻率明顯增多。3、4、5、6恒集成商紛紛亮相,同脈的還有用“多衡”。最早三恒技術使用最多介紹有二個內容:一個是WHO關于健康住宅的15條標準,標準內容感覺很普通,無論向行業專家詢問還是上網查詢都沒有找到源頭;另一個就是暖通空調和室內空氣質量標準,大概是全年溫度20-26℃、相對濕度30-70%、CO2濃度1000ppm。后來又加上恒潔(PM2.5)、靜(噪聲)、智(智能)、風(?),照這樣玩下去,還會有恒水、恒味、恒電(能耗)、恒價(一口價)......,按照中國人的智商,估計能做到36恒。
這樣看來:“多恒”的技術不太高但營銷性極好,是個好筐!集成商稍動腦筋就能多一個恒,讓用戶多淘點銀子。進入多恒界靠的不是技術,而是營銷!
因此,能做到幾恒不是個技術問題,而是個消費心理問題。中國人起名字,愿意用吉祥字,希望能轉運。窮則思變起名叫“富貴”,小康再加鞭起名叫“億兆”,想出人頭地起名叫“冠軍”,生女孩不氣餒起名叫“勝男”。幾恒這個事的道理也大概如此,做不到還不能想嗎?因此這件事,如果誰認證誰就輸了!這樣回答看官大爺會有意見,做幾恒系統的也有靠技術的啊!是的,做人有底線,而且用戶也不全是肥羊,大部分也不會輕易掏錢。因此,話術無極限只要肯登攀。
實際上要評價幾恒,只要看合同就行了,合同上性能怎么保證的,交工后都得做到,也就是說出來混帳還是要還的。當然不還帳的方法也有,那就是換手機號碼,江湖上一直流傳這種傳說。
幾恒是集成商、地產商、買家的一場游戲。如果行業能夠自律的話,幾恒系統的效果真的要比(多聯機+分戶采暖)要好,但如果想蹭概念賺錢的人太多,這個游戲會很快失控,因為用戶懵啦:之前的恒太少啦。幾恒是一個沒有技術標準、沒有行業組織、沒有行業自律的“三無”產品。這對玩家是一個定位:是愿意做長久建設者,還是愿意做露水投機者。兩者的比例影響未來:要么能“永恒”,要么會“永橫”。
“何出此言”只圖一時痛快,不管一地雞毛,看官大爺千萬別當真、也千萬別找作者理論。
- 下一篇: 制冷展40多場會議直播,等你來參與
- 上一篇: 4月起!6個與政府采購相關的規章和規范性文件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