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商時代,舒適家居需把經銷商選品的12個“障礙點”變成突破點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廠家在招商過程中,有時會遇到經銷商“不感冒”的情況。如果不把經銷商心里的“障礙點”清除,廠家就無法找到招商的突破點。以舒適智能相關的新風、凈水、壁掛爐、智能家居等品類來說,想要開拓市場,就要面對形形色色的經銷商,從陌生到熟悉再到合作的過程,需要準確把握不同區域,不同銷售規模經銷商的痛點,直達他們最需要的癢點,盡快促成彼此之間的合作。在這個搶商的時代,廠家需要想盡辦法來撓準經銷商的癢癢肉,那么,經銷商選品時都有哪些“障礙點”呢?
1、消費者不喜歡,不接
近兩年來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他們對產品具備一定的辨識度,有自己心里的選擇標準,不會因為某一個促銷活動,或者促銷員的賣力推廣,就會輕易接受一款產品。所以大部分舒適智能的經銷商選擇一款新產品時,首先就要看這款產品是否能被本地的消費者所接受。因此,廠家最好在招商前期派駐公司業務員多走訪市場,了解招商區域的消費者在產品方面的需求,這樣才有助于廠家成功招到商。
2、沒知名度,不選
對于經銷商來說,一個影響力大的品牌在市場上的推廣難度會大幅降低,所以通常他們都會非常看重品牌的知名度。有經銷商說到,不知名的新風或者凈水品牌,或者是連聽都沒聽過的品牌,將來代理了產品后,還要做很多推廣工作,就算自己的渠道再強勢,品牌沒有號召力,恐怕也推廣不起來,與其浪費這個精力,不如集中人力、物力來推廣自己現有的產品。對于規模較強的經銷商來說,他們手里并不缺產品,所以廠家要打動他們的心并不容易,品牌應該算是一塊“敲門磚”。
3、這款我有,不要
每個經銷商在選新品時都會首先考慮公司是否真的需要,是否滿足目前公司產品結構調整需求。尤其是現在,經銷商對調整產品結構更加重視。重復的價位、不是需要的品類、重合的品牌、曾經合作過的廠家、與公司戰略不符等等都有可能成為被拒絕的理由。“我們公司目前不需要這個產品,這與我們的產品結構不符合。”這成為招商人員聽到最頻繁的理由之一。當然這個問題本身很難解決,并不是沒有辦法。為了減少廠家不必要的費用、業務人員不必要的跑腿,廠家在某地招商時應該預先對該市場進行調研。如果該區域正缺少這個價位段的產品或者該地就認這個品牌,那么招商也就相對容易很多。
4、廠家不重視,不做
很多時候,舒適家居各領域廠家對市場的重視程度會對經銷商是否決定選該產品起到決定性作用。前段時間,一位經銷商向筆者詢問某品牌情況,他表示目前正密切關注該產品情況,但由于不了解該產品對其所在市場的真實態度,而不敢貿然代理。“如果只是敷衍,那么我的錢就將付諸東流,為這樣的廠家費時、費錢十分不值得。如果廠家對我們市場重視,愿意投入,那么我就愿意代理,和廠家一起奮斗。”廠家若能跟經銷商明確表態和對該市場未來的規劃,而不是為了招商而招商,那么這可能比產品更容易吸引經銷商。
5、利潤太低,不搞
商人要的是利益,沒有可觀的收益,經銷商選擇新品的動力肯定會降低。經銷商選擇新產品時,先期會對廠家以及產品進行市場調研,一旦得知企業有不講信譽的行為,肯定不會與其合作。還有一種廠家存在忽悠的成分,他們將利潤制定得非常高,等經銷商打款以后,先前承諾的卻不兌現,還有可能“斂財”后走人。現在經銷商們選擇合作廠家時都非常謹慎,所以廠家在制定產品利潤時,必須做到合理分配,達到經銷商的心理預期后,雙方之間合作的可能性才會更高。
6、產品不合眼,不行
在給經銷商介紹新產品時,大都數經銷商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廠家的?價格是多少?是否是主導產品?這些也許不是經銷商選品的決定性因素,但卻是他們選品的第一要素,也是對新品的第一印象。這些第一印象的好壞直接影響經銷商對產品進一步了解的意愿。當然,在某些特殊地區和特殊時期,這些因素也可能成為決定性因素,什么樣的產品適合什么地區,應該是廠家招商需要考慮的第一步,而不是因為廠家想開發某個市場而貿然招商。為了開發某個地區而設計適合該地區消費特征的產品可能在招商時更加順利。
7、合作不愉快,不干
廠商關系的好壞,與廠商模式是否合理有直接關系。有很多廠家在招商時對廠商合作的模式只做了簡單描述,并不重視。而舒適家居各領域的招商業務員人員在市場上走訪招商時,由于廠商合作模式解釋不清,也是去了很多可能合作的機會。一個好的廠商模式能夠引起經銷商極大的興趣。在目前行業形勢下,隨著經銷商地位的逐漸提高,平等、開放、自由的廠商合作模式更易受到經銷商的青睞,給經銷商足夠的政策支持和操作自由,也許更易得到他們的好感,促成交易的快速實現和長期的合作。
8、產品太雜,不爽
有經銷商反映,一個企業的產品如果太多,先期有可能給消費者造成產品暢銷的感覺,但時間長了以后,更容易讓消費者眼花繚亂,選擇的興趣也會降低。尤其是那些在市場上已經運作多年的品牌。綜合考慮以后,經銷商不愿意選擇這種成熟企業開發的產品了。實際上,他們并不是不認可企業,只是現在推廣新品的成本逐年上漲,他們更愿意運作那些在市場上還有潛力的品牌,而不是那些過于成熟的品牌。這也成為了廠商之間一個不小的矛盾點,廠家希望多開發產品,多創造業績,可經銷商卻害怕產品過雜,市場難做。
9、打錢太多,不談
在行業發展的黃金十年間,經銷商們賺錢比較容易,手中的資金比較充裕,對于首批款金額關注并不多。那時候,廠家的招商門檻也相應比較高。而如今整個行業產品利潤下滑,經銷商手中可支配的資金減少,廠家的門檻也降低了,盡管如此,經銷商在選擇新品時也更加敏感,因為他們更害怕自己被“套住”。如果舒適家居廠家要求的首批打款過多,經銷商被“壓”的庫存也就越高,風險也越大。在前兩年已經受夠庫存“重壓”的經銷商們害怕再次被“壓”。什么時期,想招什么樣的經銷商就應該設定合適的首批打款額,廠家不能根據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來設計首批款額度,這樣很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10、“模式”不接地氣,不妥
一個企業的運作模式對產品的推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企業的操作思路符合當地的市場情況,才有可能將產品推廣成功,反之則不然。此外,經銷商運作產品時,也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如果他不認可廠家的方法,雙方的合作可能性也會大幅度降低。所以廠家在選擇經銷商之前,也會大致地了解當地的市場情況和經銷商的發展歷程,雙方交談時,彼此間也會互相考量,因此,廠家在制定招商模式時,最好因地、“因商”制宜,保持靈活性才有可能招到合適的經銷商。
11、態度強橫,不成
廠家業務員代表的是企業形象,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側面反映了廠家對經銷商和市場的重視程度。由于經銷商處于產業鏈下游,所以過去廠商保持了較長時間“廠強商弱”的關系,經銷商的話語權比較小,也導致一些廠家業務員態度傲慢,對經銷商的態度不夠誠懇。但是在這個舒適家居各領域“搶商”的時代,經銷商手里不缺品牌,也更不缺選擇的機會,如果廠家業務員依然保持以前的習慣,很容易招致經銷商的反感。經銷商認為,廠家有可能沒有足夠地重視他所在的區域,所以會有這種態度,這樣一來,將來有可能降低對市場的投入。
12、服務意識差,不玩
廠家的后續服務是否到位,從代理產品之前到初期階段都很難看出,不確定因素很多,因此很多經銷商在代理產品時既糾結又猶豫,但提前考慮該問題的并不多。在招商之初,大家的關注點大都在產品本身和廠家上,對于廠家的后續服務是否好,并未主動問及。在很多經銷商看來,如果是大廠家,后期的服務也不會差。但實際情況并沒有這么樂觀,在代理新產品后,由于廠家沒有及時地跟進和后續服務,讓很多經銷商怨聲載道,對廠家及該產品都失去了信心。經銷商之間都是有關聯的,一旦觸到經銷商的底線,可能得罪的不只是一個經銷商,而是一群經銷商。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廠家不能只顧眼前,而應該及時兌現承諾,并執行到位。
“煙花三月下揚州”,2021年,我們在內容和形式上做出了很多優化和升級,工程實務訓練營、零售營銷訓練營、老板私董訓練營、舒適智能(兩聯供)系統設計與材料工藝大賽、健康人居環境解決方案應用論壇......全新的模式,更全面的細分領域,六大精彩亮點等你來看。

- 下一篇: 格力AWE六大展區配齊健康生活所需
- 上一篇: LG助力“中國名牌”--橫店東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