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牌全品類智能化成家電業競爭新標配
發表于: 來自:互聯網
對于中國家電產業來說,如今的競爭格局已相對穩定,那就是巨頭主導下的平臺化競爭。其中,多品牌、全品類、智能化將成為競爭的新標配。
這邊,有關格力電器將在空調行業現有格力的品牌之外,還將推出大松這一新品牌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將全面激活旗下的格力、大松、晶弘等多品牌資源,推動格力全品類經營格局的落地。
那邊,海信集團主導的會員體驗店品質之家在青島開業,包括海信、東芝、日立、容聲、科龍、古洛尼、ASKO等海信旗下主要品牌和全產品線同時亮相,首次向外界展示出一個多元而立體的海信家電經營新格局。
之前,美的集團在2020年十一黃金周時,曾以都市慢閃店的方式,整合旗下美的及COLMO兩大品牌、全品類產品線,以“美的理想生活家”的平臺首次展示美的主要品牌的多品類、場景化布局。此后,美的冰洗兩大事業部在杭州發起一場“新珠峰俱樂部”,核心就是以冰洗兩大品類撬動多品類、多品牌、多場景,在一線市場的全面落地引爆。可以預見,2021年面對圈層化用戶,多品牌、多場景、多品類的協同將會成為美的新的驅動力。
如今,隨著三翼鳥品牌的發布,以及北京、青島兩大形象門店的開門迎客,由海爾智家探索多年,以智慧家庭為平臺,以“場景取代產品、生態取代行業”為使命的家電產業變革,正在加速落地。在三翼鳥的版圖中,已不是簡單的家電多品牌、多品類,而是完全以家庭生活場景為主導的智慧、美好生活方案,基于家電、面向家庭、擁抱生活的新路徑。
由此,基本可以確認的是,基于巨頭型家電企業的平臺優勢,以多品牌、全品類,以及智能化為前提的新一輪家電商業大戰,已經悄然打響。而傳統的“廣告轟炸、渠道為王、低價營銷”三板斧是否會在家電行業走向終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一輪“多品牌、全品類、智能化”三足鼎立下的經營新格局正在形成。
第一,以企業為平臺下的多品牌、全品類、智能化經營新格局下,受到最大沖擊的將是那些中小企業們。過去,這些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主要是基于品牌定位面向細分市場和差異化群體的需求滿足。而大企業當時只有一個品牌,只能盯住中高端群體的用戶需求時,屬于典型的半域市場競爭。現在,一家企業的多品牌、全品類要搶的就是全域市場的用戶和蛋糕。那么,自然會讓一大批的中小企業生存空間持續受壓。
第二,在這種全新的經營格局和競爭對戰狀態中,很多家電企業的競爭重心將會生變。硬件單品的低價格比拼不會消失但會減弱,與之對應的則是套系的硬件,以及內容、服務等軟件全面打通的綜合服務能力、體驗能力的比拼。由此,對于平臺型的家電企業來說,最大的收獲就是“有規模型產品和品牌,也有利潤型品牌和產品”,即東邊日出西邊雨的錯落有致。簡單來說,很多家電廠商的客單價將會成倍提升,同樣家電系統服務的價值將更加關鍵。
第三,未來企業間比拼的不只是技術、產品、營銷、服務等環節的競爭,如今在多品牌、全品類、智能化的新起點上,既有上游供應鏈的整合實力比拼,還有下游的零售鏈、物流體系、服務體系等綜合資源布局能力的比拼。此外,還涉及以用戶為中心、以家庭為場景下的跨產業、跨平臺系統整合實力的較量,這將是一場巨戰,更是一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