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疫情下的機遇:上海將加快智慧城市建設
發表于: 來自:南方都市報
2月1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快智慧城市建設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該《意見》聚焦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全面賦能數字經濟三大建設重點,夯實“城市大腦”、信息設施、網絡安全三大基礎保障,加快推進新一輪智慧城市示范引領、全面建設,不斷增強城市吸引力、創造力、競爭力。

對于新冠肺炎防控,此前便有多位業內專家認為,智慧防控是本次“戰疫”的一大重點。據南都科創記者觀察,從該文件可以看出,上海將計劃通過智慧城市建設,全面深化推動城市的數據共享、運用及管理工作。
聚焦社會信用、醫療健康、普惠金融等領域《意見》顯示,到2022年,將上海建設成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排頭兵,國際數字經濟網絡的重要樞紐。
為統籌完善“城市大腦”架構,將深化數據匯聚共享。將數據作為“城市大腦”的核心資源,依托市大數據中心,優化公共數據采集質量,實現公共數據集中匯聚,加強數據治理,建立健全跨部門數據共享流通機制。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數字化模擬城市全要素生態資源,構建城市智能運行的數字底座。
強化系統集成共用。以大網絡大系統大平臺建設為導向,按照門戶集成、接入管理、用戶管理、授權管理、資源管理、安全防護“六個統一”要求,推動各部門、各區專用網絡和信息系統整合融合,實現跨部門、跨層級工作機制協調順暢。優化政務云資源配置,重構優化各類政務系統,促進政府管理和服務規范高效。推動城市管理、社會治理領域跨部門系統建設,聯手破解城市治理難點。
強調數據公開?!兑庖姟繁硎荆瑢⒅С謶蒙鷳B開放。大力吸引各類社會主體積極參與,建設優良的智慧城市開發生態。依托市大數據中心資源平臺,有序推進城市公共數據集開放。聚焦社會信用、醫療健康、普惠金融等領域,推行解決方案供應商和創新產品目錄,建立大數據聯合創新實驗室,形成開放應用示范。在惠民服務、精準治理、網絡安全等領域,打造一批社會化典型應用。
這些內容和智慧應急防控有關建設運行應急安全智能應用體系《意見》提出要一體化建設城市運行體系。緊扣“一屏觀天下、一網管全城”目標,依托電子政務云,加強各類城市運行系統的互聯互通,全網統一管理模式、數據格式、系統標準,形成統一的城市運行視圖,推動硬件設施共建共用,加快形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的協同運行體系。
該部分內容與應急防控有直接關系。
1、提升快速響應和高效聯動處置能力水平?;诔鞘芯W格化綜合管理需求,打造信息共享、相互推送、快速反應、聯勤聯動的指揮中心,建設職責匹配的事件協調處置流程。開展城市運行數據分析,加強綜合研判,增強城市綜合管理的監控預警、應急響應和跨領域協同能力,實現高效處置“一件事”。
2、深化建設“智慧公安”。高標準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實現感知泛在、研判多維、指揮扁平、處置高效,構筑全天候全方位安全態勢。實施科技強警,再造現代警務流程,切實提高數據利用能力,推動信息新技術在大人流監測預警、城市安防、打擊犯罪等領域深度應用,打造國內智慧警務標桿。
3、建設運行應急安全智能應用體系。在消防、防災減災、安全生產、危險化學品管理等城市安全重點領域,實現全環節全過程預警監管處置。推動物聯傳感、智能預測在給排水、燃氣、城市建設領域的應用,全面提升城市運行安全保障能力。持續提升智能電網靈活性和兼容性,滿足輸電多樣化需求。加強公共衛生安全信息化保障,建設食品藥品信息追溯體系和公共衛生預警體系。推動實時數據分析、計算機視覺等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提升服務效率。
數字經濟怎么做?
重點建設數字經濟示范區、支持智能產業新載體建設打造數字新產業創新策源高地。在智慧政府建設中先試先用,支持區塊鏈數據溯源、V2X智能網聯等新技術率先規?;涞?。聚焦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信息通信、高端芯片設計制造、核心軟件等重點領域,推動一批關鍵技術與智慧城市建設深度融合,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功能型平臺建設,大力提升數字經濟新興產業核心競爭力。
推進數字化轉型高質量發展。加快推動數字化向更多更廣領域滲透,實現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聚焦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重點行業,率先打造智能制造產業集群。聚焦云服務、數字內容、跨境電子商務等特色領域,建設“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形成與國際接軌的高水平數字貿易開放體系。聚焦“三農”,發展智慧綠色農業,促進農產品安全和品質提升。提升“智能+”服務效能,加快推進法律、會計、技術交易等專業服務業利用信息技術轉型提升,大力發展數字航運、流媒體等數字服務業。
加快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聚焦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生產、服務化延伸,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標桿園區,做強一批領軍企業。持續推動數據融合創新應用,建成一批金融科技、數字設計、“互聯網+”生活等創新創業示范項目。建設世界級的智慧城市應用場景,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實施“揭榜掛帥”,培育創新龍頭企業、獨角獸企業以及一大批有活力的中小企業,將場景優勢充分轉化為產業發展新動能。
重點建設數字經濟示范區。規劃布局新型智慧城區,加快城市智能化更新,聚焦“3+5+X”重點區域,強化智慧產城融合,推進新城高品質建設。加快推動南大、吳淞、高橋、吳涇、桃浦等整體轉型區域布局數字經濟新興產業,支持各區因地制宜建設智能產業新載體。在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虹橋商務區等重點區域,打造“未來之城”示范城區和國家級新型智慧城市先導區。
- 下一篇: 疫情期間,在辦公室怕被傳染?4 個地方要提高警惕
- 上一篇: 北京再生水熱泵供熱面積再擴展